分類
昔日消息 津津樂道專欄

津津樂道專欄

最新消息

消息

2023 年 3 月 26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所以說大眾中,若是已戒者,須要把這戒字,著實去參詳一番。如何喚作戒?戒的是甚麼?你又為何當初就受戒?你若是為戒法來的,便當日日行持。《龍門心法.戒行精嚴》

淺釋:

弟子受戒不是別人強迫的,而是知道背後的意義及明白有助修行,甘心及樂意守持。即使是在家弟子,入道後不要以為甚麼都不用做,虛度光陰,應仔細參詳何謂「戒」字,防止自己起惡念、行惡事、說惡語。如果本身不信因果,不畏因果,視報應如無物,那為何皈依?為何受戒?難道以為往昔所造諸惡,會因為皈依了、拜了神而一筆勾銷?這樣天理循環豈非兒戲?《道教義樞.十二部義》解釋:「戒者解也,界也,止也,能解眾惡之縛,能分善惡之界,又能防止諸惡也。」戒的意思,就是解開世俗諸惡的牽纏;讓人清楚界定善惡,知道有些事不可為之;並防止我們萌生貪、嗔、痴而走入邪徑。有了戒行,才會真正清靜無垢;心不靜則不生真氣,福慧亦會遠離。若是受戒弟子明瞭當中大義,自當真心信服受戒,發心行持,時刻檢束身心,以正道為念。

典故「管鮑之交」有何寓意?

《沖虛經.力命篇》引用春秋時代齊國管仲和鮑叔牙之事跡,內文提到管仲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可見二人友誼深厚。現將典故簡述如下:

管仲和鮑叔牙是非常親密的好朋友。管仲輔佐公子糾,鮑叔牙輔佐公子小白。及後齊國內亂,公子糾及公子小白爭著回國繼位,路上管仲企圖暗殺小白。小白視管仲為仇敵,當上國君後便要殺掉他,鮑叔牙勸阻:「管仲有才能,可以治國。大王如果想稱霸,非用管仲不可,必須赦免他。」齊王遂把國政委託管仲,鮑叔牙亦自願處於管仲之下。管仲感嘆:「我年輕時窮困,與鮑叔牙合夥經商,我總是多取,他不認為我貪,知我太窮。我為鮑叔牙謀劃而壞事,他不認為我蠢,而是時機不順。我三次當官都遭罷免,他不認為我無能,而是沒有遇到賞識。我三次參戰都敗逃,他不認為我膽小,知道我要照顧年老的母親。公子糾失敗,我沒有殉死,鮑叔牙知道我不在乎小節,而恥於不能揚名天下,實在太了解我!」後來管仲病重,齊王問鮑叔牙是否可接替相位,管仲坦言不行,鮑叔牙清廉高潔、善惡分明,不會親近才德不及自己的人,如此將開罪國君和百姓,容易危害性命,乃建議由他人接任。

鮑叔牙和管仲都視對方為知己,他們的友誼經得起時間、名利考驗;無論管仲遇到任何困境,鮑叔牙都能包容、諒解與協助他。管仲亦深知鮑叔牙本性,不願他被權位牽累,甚至傷及性命,這是真正的心意相通。另一方面,典故亦帶出命途多變之理,時不利則性命危在旦夕,機緣一到則拜相封侯、盡展所長,這亦是編入《力命篇》之故。

更多文章按此

分類
昔日消息 津津樂道專欄

津津樂道專欄

最新消息

消息

2023 年 3 月 19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如今受戒之人,總是無知之輩。如何喚作無知?若是知得此理,便當精嚴不犯。若是違犯,還是無知了。《龍門心法.戒行精嚴》

淺釋:

戒律是防止惡行之戒法規律,也是維持道風之關鍵。既然這麼重要,為何仍有受戒弟子不好好遵守,受不了世俗的考驗和利誘?又或沉不住氣,大起嗔怒和怨恨?王常月祖師稱他們作「無知之輩」。為何稱為「無知」?真知者,當知我們一言一行,上天瞭如指掌,戒律就是第一道防護網,防範我們走入邪徑,保障自己身心,維持法身純正,並得諸天護法衛護。因此必然謹慎守戒,精進嚴防,不敢犯禁。相反,以為行惡犯戒無人知道;或視戒律如表面功夫,不需認真,不信因果報應,這就是無知。即使是在家修持居士,亦應知「十善十惡」,不敢行惡,時刻慎防貪嗔之念起。若身在道緣而自行走遠,自入邪徑,自甘墮落,又豈非愚昧?

典故「一言而寤」有何寓意?(寤,通悟,有睡醒之意。)

這個典故出自《沖虛經.力命篇》,「力命」是關乎人力與命運的關係,後天人事的努力固然重要,但當面對不能改變的現實環境時,又應如何自處?以下典故或可啟發:

北宮子與西門子生於同一時代和家族,大家又一同共事,北宮子以為二人輩分家族、年齡容貌、說話德行,表現都一樣,而自己總是碰釘子,生活窘困;相反西門子飛黃騰達,而且看不起北宮子。西門子說:「你做事而窮困,我做事而通達,這是我們才德厚薄的證明吧!你竟然說與我相同,你面皮太厚了!」北宮子很慚愧,向隱士東郭先生請教。東郭先生跟北宮子去見西門子,說:「你為何要羞辱北宮子?你以為厚薄是才能品德的差異,而我的看法不同。北宮子品德厚,天命薄;而你天命厚,品德薄。你的顯達,不是靠智慧而得;北宮子的窮困,不是冒昧的過失。這是天命,並非完全是人力。你以德薄命厚而高興,北宮子以德厚命薄而自愧,二人都不能明白天命的道理。」西門子遂不敢多言。北宮子從此粗衣淡飯也感溫飽,住在茅棚也感到幸福美滿,忘記了人我之間的榮辱。東郭先生知道後,表示北宮子已迷途甚久,聽了一句話就能醒過來,是個容易覺悟的人。

北宮子與西門子做事都盡心盡力,差別只在於命途的順逆,這又關乎複雜的因緣際會,並非由人力可以控制。因此,在反躬自省及努力過後,假如客觀環境未能逆轉,我們就要學懂知命不憂,把握當下的幸福,堅持精進,等待機會來臨。

更多文章按此

分類
昔日消息 津津樂道專欄

津津樂道專欄

最新消息

消息

2023 年 3 月 12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戒律就是玄都禁約,乃三清上聖所定科條,女青天曹所管,糾察神兵衛護,天將稽巡。遵守者,丹冊加功。犯悖者,黑冊加過。絲毫不漏,針髮不差。《龍門心法.戒行精嚴》

淺釋:

戒律是道教的禁約,「禁」是律例,「約」是「人」與「道」之間的重要契約,代表一種互信,如《大道家令戒》云:「今日之善,尊天敬神,愛生行道。念為真正,道即愛子。子不念道,道即遠子。」人能行道,大道必親近之。道門弟子皈依正道,遵守律令,約束自己的身心和言行,止惡遷善,這是最基本的修行。一切戒律之源,都是「三清上聖」等仙真所定下的科條;「科」有程序、準則之意,古時道教的戒律亦稱科律。另外,掌管玄都禁約的使者稱為「女青」,「天曹」是指天上的官署;《道藏》收錄的《女青鬼律》便是女青所傳的戒律,勸勉大眾持戒,避免冒犯鬼眾。女青能鎮伏萬鬼,管控戒律,並能派遣神兵衛護守戒弟子,安排天將巡察人間。能信守戒律,如實修行的人必可在「丹冊」加功,不守戒而繼續放縱身心,以貪嗔害人者必在「黑冊」記過。「丹冊」和「黑冊」即是青簿和黑簿,有功者自會記錄於青簿,有罪者即書黑簿,這是不能瞞騙上天的,絲毫不會出現偏差。

典故「錕鋙劍與火浣布」有何寓意?

這個典故出自《沖虛經.湯問篇》,錕鋙劍與火浣布一直被視為稀世之寶。火浣布即今日的石棉布,魏文帝曹丕也曾否定火浣布的存在,並把推斷寫在《典論》中。明帝繼位,以《典論》為不朽之格言,命人刻於碑石上永傳後世。到了少帝登基,西域使者獻上火浣布,神奇寶物現世,只好鑿除碑文,淪為天下笑談。這事與《沖虛經》中的典故相類似:

周穆王發兵征討西戎,西戎獻上錕鋙劍和火浣布。劍是用錕鋙山所產的金屬,經反覆鍛造而成。用它切割玉石,就像切削泥土一樣容易。布更是奇特,洗滌時不必用水,只需投進大火中,污垢便會還原成布的本色。從火中取出一抖,布袍潔白如雪。皇子聽聞後不以為然,認為世間根本不存在這種東西,是有人傳播假話騙人。蕭叔說:「皇子果決的自信,也果決地歪曲了真理和事實。」

我們不知道稀世之物,可能是該物不存在,也可能是自己淺薄無知。我們以為古人的想像天馬行空,殊不知隨著科技日新月異,一些匪夷所思的事物已在今天出現和證實。又如神仙之說,凡人沒能力看見並不代表不存在,今日科技驗證不了亦不代表是虛構的。保持謙卑和包容,不要像典故中的皇子一樣妄下論斷,盲目排斥自己未見過的東西。

更多文章按此

分類
昔日消息 津津樂道專欄

津津樂道專欄

最新消息

消息

2023 年 3 月 5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大眾,既以前世所種因緣,今生得聞戒法也,是莫大之幸。若不以戒律行持,精嚴勤苦,則將莫大之幸,變為莫大之罪矣。《龍門心法.戒行精嚴》

淺釋:

《北斗經》載老君告天師曰:「人身難得,中土難生。假使得生,正法難遇。」眾生流轉於生死輪迴之中,能轉生人道是非常難得的。若得人身,應當及早修善積德,圓滿人生,免再陷入三惡之塗,死後輪迴畜生、鬼道、地獄之中受苦。今生我們生於中華之地,亦是一種福緣,因為生在有道之鄉,可以認識道德倫常、善惡報應、經義戒條;否則要接觸道教和中華文化,惟有從中文學起,而且吸收較難。能夠親近道緣,更是難得,而天下邪說橫行,邪門小道甚多,能接觸正法又是殊勝因緣。因此,大家聞知王常月祖師宣講的全真龍門戒法,是莫大的幸運。只有堅守戒律,矯正言行,止惡向善,才可親近正道,走上積學成聖的大路。若然知而不行,甚或繼續縱欲行惡,顯現貪嗔而不知懺悔,這是將「莫大之幸」變成「莫大之罪」。

典故「來丹復仇」有何寓意?

這個典故出自《沖虛經.湯問篇》,故事緣起是魏國的黑卵因私怨殺死丘邴章,丘的兒子來丹欲報父仇,奈何身體瘦弱,無力打敗強悍的黑卵。現將典故簡述如下:

來丹欲手刃仇人,否則怨恨難消。朋友建議他向衛國孔周借取祖傳寶劍,又云小孩得此寶劍可擊退三軍。於是來丹前往衛國,孔周見其決心,拿出三把劍。第一劍「含光」視之不可見,觸及之處,沒有知覺;第二劍「承影」若有若無,看不清形狀,觸及之處,沒有疼痛;第三劍「宵練」白天見影不見光,黑天見光不見形,觸及之處,隨即接合,即使有知覺有疼痛,也不沾血。三把寶劍傳了十三代,因為不能殺人,所以一直收藏在匣子中沒有打開過。來丹選了下等的「宵練」,齋戒七天後孔周才將劍交給他。來丹執劍找黑卵報仇,當時黑卵酒醉仰臥在窗下,來丹揮劍在他的頸至腰間斬了三次,黑卵沒有反應。來丹以為黑卵已死,急忙離開,在門外遇上了黑卵的兒子。又斬三下,卻像斬到虛空般,來丹才知道寶劍確實不能殺人,哀歎著回家去。黑卵醒來後埋怨妻子:「我醉了你也不給我蓋被,害得我喉窒息,腰緊縮!」兒子也說:「剛才來丹在門口向我舉三次手,使我身體疼痛四肢僵硬。他多麼厭惡我呀!」

列子借三劍來喻道,猶如精、氣、神三寶,不能用來殺人,但好好煉養必可養性延年。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來丹本就無需動手報仇,孔周要他齋戒淨其神思,可惜來丹不明其理,執意已決。傷及黑卵的兒子又埋下了復仇的伏筆,冤冤相報。雖然沒有殺人,但對方已認定自己「受傷」,世間一切恩怨愛恨豈不由此而生?

更多文章按此

分類
昔日消息 津津樂道專欄

津津樂道專欄

最新消息

消息

2023 年 2 月 26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仙佛無門,皆從戒入;聖賢有路,皆自戒行。實係聖賢之要路通衢,仙佛之中門正戶。《龍門心法.戒行精嚴》(衢,粵音渠,指大路。)

淺釋:

舊日學子讀書,不是先學知識和技術,而是先從蒙學書中學懂如何做人,認識倫理道德,知道何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先端正己心,才可克己復禮。要成為君子、聖賢,必先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凡事不可僭越。修仙學佛又何嘗不是?現存道教早期戒律之一的《老君想爾戒》,便指出了上、中、下三品戒,其中下品戒是「行無欲,行知止足,行推讓」。學道修道需先修心,不可縱欲、不可貪婪不知足、不可爭先傷人,才可「避免天傷」,減少禍患,這是學道者最基本的戒律,說到底就是要懂得自制。凡是學道者,必須有覺醒和節制的能力,在名利、權勢、物欲之中能淡然面對,當中「戒」是一面防護網。王常月祖師指出,「戒」能止惡,是積學成聖的大路,也是通往仙佛正法的不二法門。

典故「造父學御」有何寓意?

這個典故出自《沖虛經.湯問篇》,造父是古代善於駕車的人,對老師十分謙恭,因而受到賞識,習得駕車的秘訣。現將典故簡述如下:

造父跟從老師泰豆學習駕御馬車已經三年,但泰豆沒有教他任何東西。造父更加恭敬和謙虛,於是泰豆才告訴他:「你先觀摩我的步法,等你能走得像我一樣熟練,便可手握六根韁繩,駕御六匹駿馬。」泰豆豎立一根又一根木樁作為道路,大小只能容納腳掌,而他竟然可以在上面快速來回奔走。造父學了三天已經掌握技巧,泰豆說:「駕車的道理也一樣,你走路時力從足下起,足下又順應心的指揮。把這個道理推演到駕車上,就是要協調韁繩、銜勒,雙手的掌握是否有度,用不用力,都能內合於心,對外又能適應馬的脾氣,這才是得盡了技巧。學習掌握銜勒,接應於韁繩;掌握韁繩,順應於手;而手的操縱是聽從心的指揮。技術嫻熟後,駕車不用眼睛看,不用鞭子趕,心裡悠閒自得,馬車亦可輕快奔跑如飛了。我的技術全部說完了,你好好記住它!」

所有技藝都是從基本功學起,及需經過多年的苦練才有所成,即使得到心法秘笈,也不能一蹴而就,如何用心去領悟及融會至為關鍵。要掌握一門高超的技藝,必須要有紮實的基本功,而達到最高境界,必須與心相合,即《南華經.天道》指的「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不快不慢,靈活自如,心中所想而手中做到,那就是得心應手的真諦。

更多文章按此

分類
昔日消息 津津樂道專欄

津津樂道專欄

最新消息

消息

2023 年 2 月 19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這個戒字……)是引路之燈,能消除六欲,而破暗除昏;是仙舟寶筏,能渡眾生離苦海;是慈航津梁,能濟眾生出愛河。有通行人之保障,為進道之提綱。《龍門心法.戒行精嚴》

淺釋:

六欲,就是眼欲、耳欲、鼻欲、舌欲、身欲、意欲,我們每天起床開始,在塵俗中打滾一天便沾上眾多情欲愛惡,所以修行人要每天誦經保持正念、懺悔以消業障、靜坐以清空妄念。不過,要在欲海中生存又如何不受污染?道教強調以「戒」律己,堅持有些事可做,有些事絕不可為。「戒」,有如一道護身符保護自己不受侵擾,如一盞明燈引領正確方向,避開六欲的引誘,照破暗黑。譬如不偷盜戒,顧名思義是不偷別人東西,更深一層是不貪一切小便宜和存有非份之想,更不可奪人成果或佔人便宜。當見到周遭人都沉醉於花花世界,不爭不奪難以往上游,不守戒者很容易不自覺陷溺其中,而守戒者卻能時刻提醒自己避開惡行。有些弟子不讀經又不修持,惟戒行是最基本的入場券,王常月祖師比喻為「仙舟寶筏」、「慈航津梁」,有助我們出離生死苦海,也是我們通行大道的最佳保障、入道的第一步綱領。

典故「紀昌學射」有何寓意?

這個典故出自《沖虛經.湯問篇》。當中主角經過多年刻苦學習,終成為射箭高手;卻心起殺機,幸能覺悟前非。現將典故簡述如下:

甘蠅是古代一位射箭高手,只要拉開弓箭,野獸和飛鳥必定倒下。飛衛是他的弟子,技巧已超越師父。後來,紀昌向飛衛學習射箭,飛衛要他先學會不眨眼。紀昌回家後每天練習,眼睛一直注視著織布機上的梭子,兩年後即使針尖倒刺在他的眼眶也不為所動。飛衛說:「還未學好﹗做到看小物如看大物,見細微如見顯著,能這樣才告訴我。」紀昌就用牛毛繫住蝨子掛在窗口,三年後蝨子在他眼中猶如車輪般大,並可用箭穿透蝨子;看蝨子以外的東西就像山丘一樣。紀昌既然學盡了射箭訣竅,就想剷除天下唯一的敵手飛衛。二人在郊野相遇,紀昌和飛衛互相向對方發箭。箭鏃在空中相撞,掉落地上,塵埃也沒有揚起。飛衛的箭先用完,紀昌還剩一支;就射出,飛衛舉起身旁的棘刺來抵擋,一點也不差誤。高手相逢,兩人激動上前相擁而泣,互認父子,並發誓不再將這種技術傳給別人。

紀昌用非人的方法鍛鍊,花盡心力和時間,終於苦學成材,獲得真正的本領。可惜成為高手後,心生歹念,不容許天下有人勝過自己;尤幸師父技高一籌,終令紀昌折服,悔過自己的妄念。技藝愈高,可增加人的傲慢,也可以藝交友,廣結善緣。是正是邪,端在人念。

更多文章按此

分類
昔日消息 津津樂道專欄

津津樂道專欄

最新消息

消息

2023 年 2 月 12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大眾,自古大聖賢,莫不以戒攝心。這個戒字,是降魔之杵,能鎮壓妖邪;是護命之符,能增延福壽;是昇天之梯,能朝禮三清,而超凡入聖……《龍門心法.戒行精嚴》

淺釋:

《常清靜經》曰:「人心好靜,而欲牽之。」人心本來是平靜的,但當我們走入凡塵中,不免受到各種物欲吸引和牽動。《周易參同契》說「心猿不定,意馬四馳」,道教將心思比喻為猿和馬,難以控制,流蕩散亂。因此,道門提出要「攝心」,即收攝自己心念,將外塵境界上收回來。雖然面前見到聽到的繁雜紛亂,但內心不受影響,仍然清靜安平。如何攝心?王常月祖師在這裡強調「以戒攝心」。全真出家修行要拜受「三壇大戒」,在家居士一般要守「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口是心非、不葷酒,當中有寬、嚴的差別,但前提必須以戒修持。凡是發心修行,邪魔必會試探和騷擾;如是假修行,邪魔不會來找你,因為自己已行邪道。真修行人必須以戒護身,戒是降魔之寶杵,使邪魔也敬畏;戒亦猶如護命保身之符,稱為「戒體」,有護法神保佑。真切守戒的修行人尊道貴德,故身心皆合道法,自能增福延壽。若能終身持戒,行善止惡,必能昇天證道,超凡入聖,朝禮「三清」尊神。

典故「偃師造人」有何寓意?(偃,粵音「演」。)

這個典故出自《沖虛經.湯問篇》,被喻為中國最早的科幻故事。故事中的偃師以神乎其技的工藝把各種材料製成人偶,難辨真假。現將典故簡述如下:

周穆王到西方巡狩,遇到一名叫偃師的工匠。穆王詢問他的才能,第二天偃師就帶來了一個精巧逼真的歌舞藝人。穆王驚奇地看著它,快跑、走路、低身、抬頭等舉動,完全像個真人。搖動它的下顎,就唱著配合音律的歌;托住它的手,就跳著配合節拍的舞。穆王還叫來寵幸的盛姬和侍妾一同觀看。技巧表演將完,藝人突然眨眼勾引侍妾。穆王大怒,要立刻殺死偃師,嚇得偃師馬上把藝人拆開,原來藝人真的只用皮革、木頭、樹膠、油漆和各種顏料湊合而成。穆王仔細檢視,只見裡面有內臟,外層則有筋骨、毛髮,都是假的東西,把這些東西重新拼湊,藝人又恢復原狀。穆王試圖破壞它的心,那麼口就不能說;破壞它的肝,眼就不能看;破壞它的腎,腳就不能走。穆王這才高興起來,嘆氣道:「人的技藝竟可做到跟造物者一樣!」於是帶上偃師一同回國。

典故末段更借造雲梯的魯班以及造飛鳶的墨翟之口,讚歎偃師手藝之巧,技術高超。世界不斷進步,這個離奇虛幻的故事現在看來不再是誇張的想像,今日發明了仿製人,明天也會有更新的科技出現。不過,正如故事中幾可亂真的人偶,即使是由偃師親手製作,但偃師也不能完全控制人偶的反應,控制不了它向侍妾拋媚眼。縱然技術高超,又怎能輕易操控情感和內心呢?

更多文章按此

分類
昔日消息 津津樂道專欄

津津樂道專欄

最新消息

消息

2023 年 2 月 5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修行之士,既已割愛拋緣,以求出世,假如愛欲重生,幻緣不滅,則此心依舊纏縛,復入網羅。須於未兆之前,預作提防之計。不然則從前之功夫徒廢,未來之魔業難逃,可不慮哉!《龍門心法.戒行精嚴》

淺釋:

這一章是專講戒律,王常月祖師提醒一眾弟子,如發心修行,便要學懂捨棄太多的物欲、貪愛、俗緣。即使是在家修行居士,也要簡緣、素淡,以出世的心入世,方可保持清靜的內心,增長福慧。假如剛開始修行,又勾起昔日的種種愛欲情緣,希望如往日般到處貪戀留情、應酬攀緣、放縱情欲、享受揮霍等,則此心依舊沒有出離,沒有捨去,仍然被愛欲纏縛;煩惱心一起,哪來清靜?最終又跌入凡塵網羅。網羅,即是捕捉魚鳥的器物,這裡借喻為內心仍未出世,依然充滿貪嗔,喜好追名、奪利、爭權、迷色、縱欲等,如同再次跌入凡網之中,不能出離。祖師提醒大家,在未有徵兆身陷網羅之前,修行人要及早預防,以戒律攝心。否則,立功千萬、誦了無數遍經文、打坐多年也是前功盡廢,惡業難逃,所以不可不謹慎。

典故「伯牙鼓琴」有何寓意?

這個典故出自《沖虛經.湯問篇》。鼓琴,即是彈奏古琴。伯牙是春秋時代的琴師,技藝高超,而鍾子期則是他的好友。詞語「知音」便是形容伯牙和鍾子期的友誼。現將典故簡述如下:

伯牙擅長彈琴,而鍾子期善於欣賞琴曲。當伯牙彈琴時想著高山,鍾子期便會讚歎:「好啊!高聳巍峨像泰山一樣!」伯牙用琴聲奏出滔滔流水,鍾子期喝彩:「好啊!浩浩蕩蕩如長江黃河一樣!」凡是伯牙心中所想的,鍾子期必定能體會出來。有一次,伯牙在泰山北麓遊玩,突然遇上暴雨,便躲在岩石下面,心中有所感觸,於是取琴彈奏起來。最初彈著輕緩似久雨的曲子,後來又奏起急重如山崩的聲音。每奏一曲,鍾子期總能悟透其中旨趣。伯牙放下琴,感嘆道:「好啊,好啊!你對琴音的體會太深了!你和我的心好像息息相通,我還有甚麼心聲隱瞞得了呢?」

知音,即是知心好友,是無須語言表達,對方便可透過樂聲了解你的內心世界。我們不用說自己開心或不開心,對方也能知道我們內心所想,而這種知音是可遇不可求的。《增廣賢文》有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朋友眾多,但知心的能有幾個呢?所以鍾子期死後,伯牙便將琴摔破,發誓從此不再彈琴,因為知音難求,這亦成為另一個著名的典故——伯牙碎琴。

更多文章按此

分類
昔日消息 津津樂道專欄

津津樂道專欄

最新消息

消息

2023 年 1 月 26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轉父為子,轉祖為孫,轉男為女,改面換形,移名換姓,顛倒凡夫,認為真實,可憐可哭!大眾當知!《龍門心法.捨絕愛緣》

淺釋:

前節提及的案例,道人因為執念不自覺化為飛蛾;「化」是萬物生死循環之機,人死後也會按因果業力,往不同的路向化生另一眾生。輪迴轉生的地方大多與前生相關,往生父母或轉生為今世我們的子女,祖輩轉生為我們的孫兒女,前生是男的轉生為女人;但轉生時已是另一個模樣,形體與前生完全不同。今生轉換了身份,大家便不會知道這些身邊的人其實都在前生與自己結下不少香火因緣。今生緣盡,來生或許又轉化另一眾生繼續與我們相聚相合;凡人看不通,今生執著情愛關係,難捨難離,其實過世的人或許早在自己身邊出現。今世之中,人與人的關係或許是來報恩,或報怨,或討債,或還債,都是宿世因緣而聚合,只要以清靜心面對,歡喜的布施回向便可。若然看不透,不明白今世相遇之緣,執著眼前一切,以為是真實不變的,這樣便很容易怨天尤人,實在可憐可悲。王常月祖師在此章總結,要減少愛緣和貪欲,尤其是修行人不可執著,或求回報,否則便遠離清靜,福慧亦隨減。

典故「師文學琴」有何寓意?

這個典故出自《沖虛經.湯問篇》。琴,即是古琴,古人以彈琴來修心。「師文學琴」便是在技術上進而修心的一個歷程。現將典故簡述如下:

古時音樂家瓠巴彈奏的琴聲,可使鳥兒飛舞、魚兒歡躍。鄭國的師文十分嚮往,於是來到魯國拜見著名樂師師襄,但學了三年仍彈不成一首樂章。師襄勸他先回家,師文歎氣說:「我真正追求的是用琴聲來宣洩情感,但我現在不能準確地把握情感,暫時還不敢放手去撥弄琴弦,請老師給我一些時日。」過了一段時間,師文再次拜見師襄,並嘗試彈奏。他首先奏響金音的商弦,只覺琴聲挾著秋風,似乎草木都要結果。他又撥動木音的角弦,隨之又像春風回蕩,草木開花。之後奏響了水音的羽弦,竟使人感到霜雪交加,江河封凍。再來就是奏響火音的徵弦,使人見到陽光熾熱,堅冰融化。在樂曲完成之際,師文奏響了宮弦,與四弦產生和鳴,頓時暖風輕拂,祥雲繚繞,甘露下降,清泉湧出。師襄讚道:「演奏太美妙了!即使師曠彈奏清角樂曲,鄒衍吹奏管樂聲律,也無法與你相媲美!」

要學懂一首樂章並不困難,要提升技藝則要下苦功。不過,要通達琴音之道,更要講求用心,用心來悟道。即是說,學習技藝不僅光憑外在的技巧,更需提高修養和悟性,領悟樂曲內涵,最後「得心」方能「外應」,身心合一,達到與天地和諧的境界。

更多文章按此

分類
昔日消息 津津樂道專欄

津津樂道專欄

最新消息

消息

2023 年 1 月 1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大眾,心有所愛,即是緣也。緣從愛起,愛逐緣生,緣愛相纏,永無了徹。《龍門心法.捨絕愛緣》

淺釋:

上節提及的案例,一位道人因打坐中強行用意念觀想神光,結果化成飛蛾而撲向火光。王常月祖師借此事例,訓示大家在世間不宜太過執著要得到甚麼,修行人是要捨,更不應有妄念,強求入定見光、神明示現等,執著便容易成魔。世人也不宜種下太多情根,對每件事的愛也不宜深愛,否則留戀不捨便結下不解之緣。緣,就是因為宿世結下了恩愛情仇,或痴戀執迷而來,如果今世我們仍在追逐不捨,緣愛便糾結不清,永無了期,下世亦會繼續未了緣。凡間一切的恩愛都是因緣而合,而每件事都在變化無常之中。有一句粵語歌詞說:「情愛,就好像一串夢,夢醒了一切亦空。」看透了便不會執著,適當時候放下,便不用苦苦思念,令自己身心憂苦。有時候,嘗試遠離它、放開它,給自己一個清靜的空間,憂苦也隨之而去。

典故「繞梁三日」有何寓意?

這個典故出自《沖虛經.湯問篇》。梁,是指支撐屋頂的橫木。「繞梁三日」形容音樂感人,雖過了很長時間,餘音仍好像環繞屋梁,迴響不絕。典故前後其實還有一些小故事,現將完整的版本敘述如下:

古時薛譚跟隨秦青學習唱歌,以為自己已掌握歌唱之竅門,便辭別回家。秦青為他送行,手敲節板及唱起悲歌,歌聲震動了整個樹林,上空飄過的雲彩也為他的歌聲停了下來。薛譚自知音樂水平膚淺,立即認錯及請求回去。秦青有天跟朋友說:「從前一位叫韓娥的女子來到齊國,在雍門賣唱求食。三天以後,歌聲的餘音還在房梁間繚繞不散,附近的人以為她仍未離開。後來,韓娥路過旅店,遭人侮辱,韓娥傷心痛哭,哭聲悠長哀怨,整個鄉里的老幼聽到後無不悲傷流淚,整整三天吃不下飯。大家急忙把韓娥請回來唱一首歡樂愉快的歌曲,鄉里眾人聽到後無不歡欣雀躍,鼓掌又跳舞,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

無論學習任何技藝,最高的境界不會只停留在技巧上,而是「道」,即可感通天地及人心;習練者亦須謙虛退讓,和光同塵。薛譚的表現太過自滿,卻不知音樂可感通萬物,超越技藝的層次。秦青的歌聲可與自然相通,韓娥的歌聲則可感通人心,讓人悲傷,也可讓人歡樂,甚至有一段長時間仍繚繞在大家的耳朵裡,這種境界已不是技藝的層面,而是接近「道」。

更多文章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