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昔日消息 津津樂道專欄

津津樂道專欄

最新消息

消息

2022 年 12 月 25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一日氣息粗急,同伴相守,惟恐其人開靜,以便求道。惟有一修行人,知其著魔。至夜半,其人手張如飛狀。眾以燭燈香花供養禮拜。其人即氣絕,口中飛出一蛾,撲燈而死。修行人取而告眾曰:「此存想光明之道人身也。愛光明,即與蛾同緣,至形化轉入異類。愛緣之事,皆同此類。」《龍門心法.捨絕愛緣》

淺釋:

上節提及王常月祖師引用一個案例,一位道人在入靜中見到頭頂有五色光明,以為已證得神光。之後強行用意念觀想此光,但已不復見,結果精神日差。某天這位道人的呼吸聲又粗又急,同室守伴的道侶擔心他已「開靜」,突然醒來必定是要「證道」,快羽化登仙。只有一位修行人知道此道人其實已著魔。到了半夜,道人張開雙手似要飛行,大家紛紛拿出香、花、燈禮拜,以為他要得道。此時道人氣絕,口中忽然吐出一隻飛蛾,撲向油燈,並遭燒死。修行人拿起蛾屍告訴大家:「這就是那位道人的化身,由於終日存想及執著要尋求一種光明,不自覺與飛蛾結了緣,同好光明。一段日子後,他已可以化形轉入其他物類,結果便化出飛蛾來,一見火光便撲去。凡人有太深愛緣,執著愛好一事,就與此情況同類吧。」

典故「兩小兒辯日」有何寓意?

此篇典故極具教育意義,出自《沖虛經.湯問篇》。通過兩小兒爭辯太陽在早晨和中午距離人的遠近問題,反映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現將典故敘述如下:

孔子向東遊歷時,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便問是甚麼原因。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升起時離人最近,中午時離人最遠。」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遠些,而中午時離人較近。第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蓋,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的看起來小,近的看起來大嗎?」第二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很清涼,到了中午卻像把手探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的為熱,而遠的為涼嗎?」孔子聽了也無法判斷誰是誰非。小孩笑說:「誰說你十分有智慧呢?」

兩小兒善於觀察生活中的細節,而且可以從不同角度思考和探索,具有科學的論辯精神。不過,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大自然的奧妙即使是聖人也不能全部通曉。兩小兒譏笑孔子固然不對,但博學多聞的孔子尚且不能解答,側面反映了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所以要活到老學到老。孔子也勇於在小孩前承認自己的不足,這是謙虛和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給後人良好的典範。

更多文章按此

分類
昔日消息 津津樂道專欄

津津樂道專欄

最新消息

消息

2022 年 12 月 18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昔有道人,坐久神現。見頂上放光,五色光明,如霞如錦。其光之中,山河大地,萬物總見。道人心喜,以為得上帝之大無礙光也。日夜端坐,思想前光,其光不復再有。道人不悟幻境非真,用意觀想,萬念皆忘,惟思光明。存思日久,如愚如癡,形骸土木,諸人以為得入至道。道人生存六載,神凝形變,而自不知覺……《龍門心法.捨絕愛緣》

淺釋:

王常月祖師引用了一個案例,引證愛緣深重,愈重愈自迷。由於內容頗長,現分兩次講述。舊日有一位道人,在靜坐一段時間後元神顯現,見到自己頭頂之上大放五色光明,如彩霞、錦繡般美麗。這光明之中,內有山河大地,亦見到萬物。道人心生歡喜,得意的以為自己已證得玉皇上帝之大無礙光明。於是日夜勤力靜坐,不斷思念之前見到的光彩,但那種光已不再出現。道人始終未能明悟所見的幻境其實不是真的,並強行用意念觀想,忘記其他念頭,只一心思念之前見到的那種光明。存想思念日久,整個人如愚癡之人般,精神呆滯,形體如土木般僵硬,眾人卻以為他快要證道。如此六年,他也有一種能力,只需凝神聚氣時,形體可以出現變化,他卻沒發現此變化……(下期再續)

典故「夸父逐日」有何寓意?(夸,粵音誇。)

「夸父逐日」是非常著名的神話故事,傳說夸父是一位巨人。有些學者認為夸父是一個部落,因為旱災,他們要追尋「大澤」求水源。現將《沖虛經.湯問篇》有關典故敘述如下:

夸父與太陽追趕競走,一直追到太陽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去喝黃河渭河的水。但黃河渭河的水不夠,他便往北去大湖喝水,還沒跑到大湖,就在半路渴死了。他隨身的手杖棄置在地上,後來長出了一片桃林,方圓數千里大。

日出日落本是自然之事,各行其是,各得其所,如果我們要妄圖顛覆自然秩序,希望摘下太陽,這是破壞自然的行為,所以經文第一句便指「夸父不量力」。人有勇氣克服自然災害是好事,但要消滅日月、山河等環境,這亦是損害自己生命的行為。

更多文章按此

分類
昔日消息 津津樂道專欄

津津樂道專欄

最新消息

消息

2022 年 11 月 27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道心本性,竟化作福報修羅矣。可不懼哉,可不捨而絕哉!《龍門心法.捨絕愛緣》

淺釋:

「修羅」即「阿修羅」,意指不端正,解作有福報而沒德性。若在世時樂善布施,但瞋心、傲慢、疑心深重,死後便墜入修羅道。修羅本性好勇鬥狠,男性貌醜且嗔怒心重、女性貌美但嫉妒心重。在道教來說,修羅或為天魔,或為鬼王,部分更會護持正道,但福報享盡後又墮輪迴。究其緣由,因在世時雖然信奉正道、行善積福,卻不作修行去除貪嗔痴,惡性未改,最終便會墜入修羅道;即使位列天界亦只屬欲界,而且好鬥好爭。今日世間也不難發現修羅之面目及心性,其人雖多作好事,但心性修為差劣,一方面積累不少福報,一方面也積累眾多惡業。王常月祖師指出,即使信奉道教或常拜神祈福,如果不除貪嗔又牽纏眾多愛緣,不修本性,道心漸遠,縱有福報,最終也只會化作修羅,流轉生死,絕不會證達仙真。因此,修行人必須認清自己的初心,務必捨下種種惡性及孽緣,否則絕不會有進境,實在不可不懼!

《沖虛經》的「愚公移山」典故有何寓意?

《沖虛經.湯問篇》最著名的典故莫過於「愚公移山」,雖名「愚公」,實屬智者,只是外人以自己的眼光認為是「愚」而已。現將典故簡述如下:

住在北山的愚公年近九十歲,苦於太行和王屋兩座山的阻塞,出門必須繞道,於是召集全家人商量:「我要跟你們剷平險峻的大山,使道路直通豫州南部,到達漢水南岸。」大家都表示贊同。其妻質疑:「憑你的力氣,連小山都不能削平,又怎能挖走兩座大山?而且挖掉的泥石要擱在哪裡?」眾人說:「投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方便可。」於是愚公率領兒孫上山鑿石、挖土及移山。鄰居的孤兒才七八歲,也蹦蹦跳跳去幫助他們。河曲智叟譏笑愚公:「你太愚蠢了!憑你殘餘之年,山上的一棵草都動不了,又怎能搬走泥石呢?」愚公長嘆:「你的思想太頑固,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無窮不斷,而山不會增高,還怕挖不平嗎?」智叟無話可說。山神得悉此事,向天帝報告。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感動,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兩位兒子背走大山,一座放在朔東,一座放在雍南。從此冀州以南到漢水南岸間,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

很多人都笑稱愚公很傻,為何不搬家呢?中國人重視本土情,不輕易搬遷。愚公移山不只是為了自己,也為了後代子孫。無論有多難的事,都要抱著「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的決心,不怕艱難;而且一家人都支持及齊心去做,鄰舍小孩也來幫忙,這是集一鄉之力。這種至誠的宏願,必可感動上天默默庇佑。

更多文章按此

分類
昔日消息 津津樂道專欄

津津樂道專欄

最新消息

消息

2022 年 11 月 20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若今日不除,明日不斷,既捨又不絕,仍舊牽纏,衣缽蒲團,都成羅網;芒鞋竹杖,都成繩索;名山聖境,俱為牢獄;師兄道弟,皆成冤家;以至口訣真言,總變成砒霜毒藥。《龍門心法.捨絕愛緣》

淺釋:

王常月祖師告誡大家,在家的居士要簡緣,出家的道侶則要捨絕愛緣。今日既已出家,前塵往事便從此放下。今日不放下種種愛緣,明日又藕斷絲連,既想捨去又未能去絕,仍記掛舊日種種名望、權位、錢財、風光、享受、情欲等,即使身穿道服、持缽化緣修行,也只是軀殼而已。愛緣不除,每天在蒲團靜坐也是表相功夫,蒲團只會成為捕獸網,愈坐愈是深陷迷網。即使腳踏芒鞋、手持竹杖雲遊,也都是奪命繩索,雲遊也解決不了煩惱。就算去到名山聖境,愛欲湧現出來,身心仿如仍在牢獄。為了名利愛緣,同門師兄弟也很容易成為冤家;口裡說的經教道理,其實也只是砒霜毒藥。即使是在家修行的居士,也要努力簡緣,去掉過多的攀緣應酬,生活素淡而不為名利所束縛,這樣修行才有進境。如果一點清靜無為功夫也沒有,祖師傳授的「心法」也是徒然。

《沖虛經》的「湯問夏革」典故有何寓意?

《沖虛經.湯問篇》記載了商朝開國君主湯王與大臣夏革之間的對問,探討對萬物生成、天文地理的認識。現將典故簡述如下:

湯王問夏革:「渾沌的太古時代有生物嗎?」夏答:「如無生物,現在我們是從哪裡來?」又問:「上下八方有邊際嗎?」答:「上下八方都是無極無盡,無極之外又有無極,我不曉得邊際在哪裡。」問:「人有大小高矮嗎?」答:「渤海之東有龍伯國,人民個個都高數千丈。東北極地有諍人,身高只有九寸。」問:「時間有長短嗎?」答:「上古有一種大椿樹,八千年才是一個春天;在腐朽土壤生長的野菌,早上出生晚上就死了。」問:「物有大小長短嗎?」答:「在極北的大海有身長數千里的鯤,但江浦有一種生長在蚊子身上的細蟲叫焦螟,輕巧得連蚊子也不會發覺。古代黃帝和容成子為了看見焦螟,住在崆峒山上齋戒三個月,清淨雜念,終觀照到焦螟體型如山嶺,聲音如雷響。」問:「甚麼是有用和無用?」答:「吳楚有柚樹,果實可治憤厥之疾;但移植到淮水之北,便成為不能進食的枳樹。」

天下萬物無奇不有,各有不同形體和氣質,也各自有其獨特本性,本無高下長短之別。有了人為比較,才有種種分別差異。我們不應妄分大小、高低、長短、賢愚、美醜,這只是讓人迷於紛擾而已。無論我們是甚麼樣子,都應自重自愛,好好珍惜及活在當下。

更多文章按此

分類
昔日消息 津津樂道專欄

津津樂道專欄

最新消息

消息

2022 年 11 月 13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悟者則心生光明,不為境轉,不為物動,不為事亂。久之則無端妙處,玄竅開通矣。《龍門心法.捨絕愛緣》

淺釋:

修行人與大眾不同之處,是有一顆醒覺的心,時刻反省自己的言行與念頭。正如前文提及「喜睡者即當坐,喜坐者即當行。」當中需要很強的覺醒及自主能力,能堅持以此法修行,方能悟出玄妙,不受妄欲及愛緣牽絆。久之,則能心生光明,能洞觀清澈,邪魔難擾。做到自心光明、戒行具足,定功堅固時,即使外境如何轉變,也難以打擾內心的清靜。如果因為環境的一點變動而心生波瀾,情緒失控,即定力仍有不足,仍受愛緣困身,未能完全清靜。我們辦事常陷入混亂,是因為平日沒有定功修行,也沒有一個清靜的空間,讓自己沉澱及反思。能夠給予自己空間,懂得清靜之法,即掌握了生活之道。修行需要不斷磨煉,在逆境中仍能清靜面對,保持身心之安穩,不受愛緣引錯了方向。若戒定具足,自然可以境隨心轉,環境如何變化也能不亂不錯,如此自有一番進境,玄竅開通就在此關鍵。

《沖虛經》的「堯禪讓天下」典故有何寓意?

堯禪讓天下於舜的典故有很多,其中一個比較流通的說法是:堯帝晚年時,因兒子沒有才德,決定將帝位傳給天下之大德者。當時四方族主一致推舉舜,他是著名的孝子,友愛兄弟,堯便找舜治理政事,發現他是賢明能幹之人,最終把帝位傳給舜。《沖虛經.仲尼篇》記載了其中一段小插曲。現將典故詳述如下:

堯治理天下五十年,但不知道社會是否真的太平安定。他向身邊的近臣、官員、賢人查問,可是大家都不太清楚。於是他改換服裝到民間探視,走在大路上聽到一群小孩在唱童謠:「立我蒸民,莫匪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百姓吃得飽穿得暖,靠的是統治者高尚的品德。我們都欠缺了知識及智慧,只知道順應天然自然的法則。)堯問他們:「是誰教你們唱的?」孩童說:「從一位大夫那裡聽來的。」再問大夫,大夫說:「這是一首古詩而已。」堯回到宮中,把舜召來,將天下禪讓給他,舜沒有推辭就接受了。

堯不放心天下是否大治,於是微服私訪民間。及後知道小孩子也能引用古詩盛讚太平盛世,於是便肯定自己已「功成」,隨即便計劃「身退」,讓有德者居之。這個典故一方面讚揚堯帝不戀棧權力,能捨位讓賢;一方面亦歌頌了道法自然的管治哲學,讓百姓自然生活,衣食豐足;而管治者亦需有良好德行,不言而教,大家生活和諧。

更多文章按此

分類
昔日消息 津津樂道專欄

津津樂道專欄

最新消息

消息

2022 年 11 月 6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喜睡者即當坐,喜坐者即當行。喜者捨之,則心神自然活潑;愛者絕去,則靈性自然空虛。寸絲不掛,萬緣不生。《龍門心法.捨絕愛緣》

淺釋:

愛緣深陷而不能自拔,導致煩惱憂苦,主要原因是沒有覺醒,不懂抽離,心神都跟著愛緣走進泥沼,愈走入愈難抽身。王常月祖師開示一種方法,確保我們意志清醒,主導心神,不受愛緣拖走。譬如我們睡了足夠時間,但仍想貪睡,便要告訴自己立即坐起來,不可再賴床。又例如我們坐著懶動,便應立即叫醒自己站起來走動,不可讓這種貪愛令自己墜落、深陷。這種鍛煉需要有很強的覺醒能力及自主能力,以克服心魔。又譬如無聊時想看多一會手機,便要告訴自己不可再看;當吃飽了又想繼續吃下午茶及宵夜時,便要告訴自己忍口不可貪吃。總之,當有貪愛的念頭便要立即打消。如此愛緣難以深陷,靈性得以自主光明,不受魔考破壞。當心性修煉有了一定功夫,愛緣便不會植根我們心識,本性如一輪明月光明,沒有愛緣牽繫,這才是真正的逍遙無礙。

典故「列子好游」有何寓意?

這個典故出自《沖虛經.仲尼篇》。道家所言的「游」不是注重外遊,而是更強調內觀修行的「心遊」。通過自身修養,即使面對外在景物的變遷及好壞也不影響內心,內心仍然自得自足。現將典故詳述如下:

列子十分喜歡外遊,老師壺丘子問他:「遊覽有甚麼樂趣呢?」列子答:「因為能夠玩賞新鮮的事物吧!別人遊覽時只注意欣賞眼前的美景,而我卻著重觀察事物的變化。」壺丘子說:「你的遊覽方式和別人其實是一樣的吧。別人也可以看到景物的變化,和你看的有甚麼差別呢?你只知道玩賞那些外物,但沒意識到自身也在變化無常之中。遊覽外物,是向外物求取完備;觀賞自我,只要求取自身便可滿足。若只一心期望外在景物的美好及留意景物變化,這種遊覽是不完美的。如果你想領略遊覽的最高境界,便要先注重自省自覺的功夫,先通過修養提昇自己的精神境界。」列子聽後,反思自己過往的外遊沒有所得,於是便不再強調外遊,而先做好內觀功夫。

道家重視內心體悟的功夫,心靈充實了,那麼看一枝葉芽、一粒幼砂,與看宏偉的山川都一樣滿足。外遊可以擴闊知識及眼界,而心遊則不限地點及景物,更重視心靈的滿足及快樂。《道德經》曰:「不行而知,不見而名。」除了要用眼睛去瞭解外在景物,更重要是以清靜平和的心境觀賞及感悟,那麼無論遠近,萬物皆可遊,皆可感到滿足快樂,這才是心遊的境界。

更多文章按此

分類
昔日消息 津津樂道專欄

津津樂道專欄

最新消息

消息

2022 年 10 月 30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大眾,迷則愛緣生,悟則愛緣滅。大眾,須要時時醒悟,刻下承當。心上若有一毫所愛之事物,俱要即刻捨絕,不許復愛。《龍門心法.捨絕愛緣》

淺釋:

王常月祖師說了這麼多「愛緣」的例子,其實是要告誡我們不要「迷」。在俗世中浮沉愈久,當大家都在爭權奪利,貪婪縱欲,便愈覺得是正常及應當如是,所以孽障不斷累積而不自覺。道門修行強調「損」及「捨」,就是要學懂拋下「愛緣」。唐代孫思邈真人在《備急千金要方》曰:「凡心有所愛,不用深愛,心有所憎,不用深憎,並皆損性傷神。」人非草木,有自然情感是正常的反應,但情志過度則影響健康。「愛」不用深、不用迷,要以珍惜、尊重為原則,如《常清靜經》所說「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心裡常靜,接觸任何事情都可自在自如,守住真性。無論在順境或逆境及任何時候都守住真性,才是真正的清靜。為甚麼修行人有這種能力呢?因為修行第一步是要有「覺」,即覺悟。凡事不能沉迷、陷溺,這需要有高度的覺悟能力,提醒自己要抽離及保持清靜。心上有一點迷失了、思邪了、走歪了,都能夠即時提醒自己捨離及禁絕,不許再錯下去,這就是真修行!外人不會知道,修行是自己的功夫,不用向外宣揚。

典故「孔子論弟子」有何寓意?

這個典故出自《沖虛經.仲尼篇》。孔子有弟子三千,各有長處及優點,而典故中的孔子十分讚揚學生,甚至謙稱自己亦有不如。現將典故詳述如下:

子夏問孔子:「顏回為人怎樣?」孔子說:「顏回的仁愛超過了我。」子夏又問:「子貢為人怎樣?」答:「子貢的口才勝過我。」子夏接著又問:「子路為人怎樣?」孔子說:「子路的勇敢是我所不及的。」子夏再問:「子張為人怎樣?」答:「子張的莊重是我所不如的。」子夏有點納悶,站起來恭敬問道:「既然如此,他們為甚麼還拜你為師呢?」孔子說:「你坐下來,讓我告訴你。顏回重仁愛但不懂變通;子貢有辯才但不懂沉默;子路有勇氣但不懂退讓;子張雖然莊重但與人合不來。即使把他們的長處來交換我的長處,我也不會答應,始終人各有所長,這就是他們拜我為師的原因!」

一個人不可能只有優點而沒有缺點,故好學者必善於廣泛吸取別人之長處,彌補自己之不足。典故中孔子似是樣樣不如人,實則他已博學融通,寬大能容。如一輩子學習也不能「通」及「明」,這不是真正學有所成。故孔門弟子一生恭敬追隨老師,希望可以融通學問,了悟道理。

更多文章按此

分類
昔日消息 津津樂道專欄

津津樂道專欄

最新消息

消息

2022 年 10 月 23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若念之所貪,意之所在,心之所想,神之所往,情之所戀,性之所喜,口之所欲,身之所樂,夢之所遊,悉係愛緣。若一存息,便遭牽惹,不能得清靜解脫之道,終為沉迷憂苦之徒。《龍門心法.捨絕愛緣》

淺釋:

凡是一念貪求,希望擁有他、獨有他,然後念念不忘,心上經常泛起影像,神魂也跟隨著走,總是千方百計想得到他,這就是「愛緣」。當愛緣深重,便會不期然戀上,猶如一種食物,口欲萌生時,如吃不到便不自在。又或是一種身體享受,總是希望得到這種快感。又或夢境內遇見的,總希望再次夢見,凡此種種皆是「愛緣」的牽繫,只要我們一息尚存,這種妄念便種下心識,總是放不下、捨不開、忘不了。當一個人彌留之時,仍有很多事情放不開,又記掛著,這都是因為在世時有太多「愛緣」所致。到了這個時候才清靜自己,尋求解脫之路便十分困難。即使有人教導彌留者專心念經或聖號,如愛緣太深太重,也難完全擺脫種種枷鎖,最終只會將愛緣孽障等帶入地府或煉獄之中,或成鬼道,輪迴流轉之後又帶入下一世的心識,繼續經歷憂悲苦惱。

典故「西方之人有聖者」有何寓意?

這個典故出自《沖虛經.仲尼篇》,內容是關於「商太宰見孔子」一事。商太宰是指宋國的太宰,宋人是商朝後代,古代商宋經常通用。現將典故詳述如下:

宋國太宰接見孔子,問:「你是聖人嗎?」孔子說:「我哪敢當聖人,我只是好學,而且專心去學會而已。」太宰問:「三王(夏禹、商湯、周文王)是聖人嗎?」孔子說:「三王是善於使用智力和勇力的人,我不知道他們是否聖人。」又問:「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是聖人嗎?」孔子說:「五帝是善於推行仁義道德的人,我也不知道他們是否聖人。」又問:「三皇(伏羲、神農、女媧)是聖人嗎?」孔子說:「三皇是善於順應時勢的人,我不知道他們是否聖人。」太宰大為驚駭:「那麼誰是聖人呢?」孔子臉色一變,說:「西方有一位聖人,他不用治理而國家不亂,不說話而使人信服,不施教化而政令自然實行,太偉大了!百姓不知怎樣稱讚他才好。我揣測他就是聖人!」太宰卻心想:「孔子在欺騙我啊!」

無論是聖人、真人等名字都是別人所尊稱,真正有道的人不會用這種名字來稱呼自己,始終認為自己仍有不足,所以能不斷改進。故事中孔子對於聖人的分類非常嚴格,歷史上的偉人總會有些不足,是否就是得道聖人,他也不敢下定論。能夠成為聖人必須真正為國為民,不為私心,無為而治。孔子寄望將來有一天會出現一位完美的聖人,這不是欺騙,而是鼓勵大家朝著目標努力修行。

更多文章按此

分類
昔日消息 津津樂道專欄

津津樂道專欄

最新消息

消息

2022 年 10 月 16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以至自身頭目腦髓,以至自身心肝肺腑,以至山河大地,草木禽獸昆蟲……《龍門心法.捨絕愛緣》

淺釋:

《道德經》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就是說,追求視覺的精彩容易傷眼,震耳欲聾的音響可以損害聽覺,吃過分濃味的食物會影響味覺及健康;經常玩樂放蕩使人心放逸,還有太多物欲引誘使人心起歪念。現代人太過追求物欲生活,喜歡享受舒適,以致放逸精神,損害身心而不自知。今日很多都市病,都是太過富裕及吃得太好所致。大道賜予萬物生命,我們本應好好護養身心,如果任由自身的眼、耳、鼻、舌、身、意放逸而不懂節制及收攝,縱情接受外界引誘,最終只會戕害臟腑及整體身心。一切的縱欲享樂,皆是「愛緣」的一種;以致鍾情遊走山河大地,到處玩樂消遣;或沉迷於種植花草或飼養寵物,花費太多精力在其中,都是墜入愛緣之中。如果因此未有時間在修行煉養上,終難以證道脫苦。

典故「燕人返國」有何寓意?

這個典故出自《沖虛經.周穆王篇》,講述一位燕國人重回「舊地」,卻遭人玩弄,誤將晉地當成燕地。當返回燕地時,情感反而平淡。現將典故詳述如下:

有個人在燕國出生,在楚國長大,到他老了便返回故鄉。路過晉國時,同行的人欺騙他,指著晉國的城市說:「這就是燕國的城市。」燕人隨即感到傷心愀然。同行者又指向一座土地廟:「這就是你們鄉里的土地廟。」燕人聽了喟然嘆息。之後再指向一處房屋說:「這是你祖先住過的。」燕人馬上傷感流淚。又指著一座墳墓:「這就是你先人的墓。」燕人不禁大哭起來。同行者啞然失笑,說:「我剛剛都是騙你的,這裡是晉國啊。」燕人得知後非常羞愧。到了燕國,真正見到燕國的城樓、土地廟、房舍和墳墓,燕人突然覺得不是太悲悽了。
悲哀只是一種情緒,隨著時間便會淡忘,這種情緒與事物本身並沒有必然關係。正如典故中的燕國城樓和房屋,對一般人來說是沒有感覺的,但對於出生在這裡的燕人來說是一種故鄉情懷。不過,當燕人誤會了晉國的城樓為燕國時,情感一樣會爆發,反而真正見到燕國城樓,情感就顯得淡薄。因此,事物本身並沒有寄寓著感情,對事物的感情只是我們心裡所思所想而已。當迷失時,心裡或會迷茫及哀傷;但想通了,哀傷便不會持續。

更多文章按此

分類
昔日消息 津津樂道專欄

津津樂道專欄

最新消息

消息

2022 年 10 月 9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一切天地陰陽造化之妙,一切奇異玄幻之術,一切清微靈寶全真教,以至名山洞府、天宮聖境,以至七寶八珍、多財多寶……《龍門心法.捨絕愛緣》

淺釋:

前文提及「愛緣」,不只是執愛於人與物,有些是喜好以談玄論道,或以玄門法術,或探討清微、靈寶、全真各派的思想與道術等來包裝自己,讓自己成為「大師」或以「救度蒼生」的形象來爭取名聲,這些都是「愛緣」。雖然認識天地陰陽造化之機是一種修行,但更重要是謙虛、老實學習,並身體力行,以清靜無為、不爭無私的涵養去實踐及體悟。如果只是以一種「學問」來包裝,提升自己的文化形象,卻沒有真的文化素養,這只是貪名好利之事,與修行完全無關,屬於宗教娛樂的一種。至於喜歡探訪名山勝境,或暫居在仙境般的廟宇,然後向別人炫耀自己在仙境中修行,都是「愛緣」的一種。至於喜以「七寶八珍」來炫富,有財而不願布施,都是捨不下的「愛緣」,與清靜之道相違,精神何以自在無為?

典故「迷惘之疾」有何寓意?

這個典故出自《沖虛經.周穆王篇》,原文作「迷罔之疾」,即精神錯亂之症。列子借用秦國逢氏之子的毛病,諷刺時人習非成是,迷惘而不自知。現將典故簡述如下:

秦國逢氏有一個兒子,年少很聰明,長大後卻患了精神錯亂之症。看到白色以為黑的,聞到香味以為臭的,嚐到甜味以為苦的,做錯了事以為對的。他心意思想所到之處,像天地四方、水火寒暑等認知,莫不顛倒錯亂。有人告知其父親:「魯國的先生很有學問,你何不去請教?」於是父親前往魯國,途經陳國時遇到老子,又將兒子的病症告訴他。老子說:「你怎麼知道你兒子是精神錯亂呢?當今天下的人都受是非惑亂,受利害昏迷。有同樣疾病的人多的是,但他們完全沒有察覺這是病。天下人都在迷惘,誰又能糾正他們呢?假使天下人的意識都和你兒子一樣,那麼反而你才是迷惑的人。哀樂、聲色、味道、是非,有誰能定下正確的標準?而我現在所說的也未必不是胡言亂語,況且魯國的先生都是受迷惑的人,怎麼能解除別人的迷惑呢?你帶著你的錢財,不如趕快回去吧。」

《道德經》曰:「不知知,病。」以小知自見自是,不知「道」卻以為已知「道」,這便是病。世上的各種人為標準都是沒有絕對客觀的,當大家都偏離了正道,卻不知道走向邪徑,那麼「迷惘」的就是我們自己了。

更多文章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