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消息

2022 年 12 月 25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一日氣息粗急,同伴相守,惟恐其人開靜,以便求道。惟有一修行人,知其著魔。至夜半,其人手張如飛狀。眾以燭燈香花供養禮拜。其人即氣絕,口中飛出一蛾,撲燈而死。修行人取而告眾曰:「此存想光明之道人身也。愛光明,即與蛾同緣,至形化轉入異類。愛緣之事,皆同此類。」《龍門心法.捨絕愛緣》

淺釋:

上節提及王常月祖師引用一個案例,一位道人在入靜中見到頭頂有五色光明,以為已證得神光。之後強行用意念觀想此光,但已不復見,結果精神日差。某天這位道人的呼吸聲又粗又急,同室守伴的道侶擔心他已「開靜」,突然醒來必定是要「證道」,快羽化登仙。只有一位修行人知道此道人其實已著魔。到了半夜,道人張開雙手似要飛行,大家紛紛拿出香、花、燈禮拜,以為他要得道。此時道人氣絕,口中忽然吐出一隻飛蛾,撲向油燈,並遭燒死。修行人拿起蛾屍告訴大家:「這就是那位道人的化身,由於終日存想及執著要尋求一種光明,不自覺與飛蛾結了緣,同好光明。一段日子後,他已可以化形轉入其他物類,結果便化出飛蛾來,一見火光便撲去。凡人有太深愛緣,執著愛好一事,就與此情況同類吧。」

典故「兩小兒辯日」有何寓意?

此篇典故極具教育意義,出自《沖虛經.湯問篇》。通過兩小兒爭辯太陽在早晨和中午距離人的遠近問題,反映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現將典故敘述如下:

孔子向東遊歷時,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便問是甚麼原因。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升起時離人最近,中午時離人最遠。」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遠些,而中午時離人較近。第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蓋,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的看起來小,近的看起來大嗎?」第二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很清涼,到了中午卻像把手探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的為熱,而遠的為涼嗎?」孔子聽了也無法判斷誰是誰非。小孩笑說:「誰說你十分有智慧呢?」

兩小兒善於觀察生活中的細節,而且可以從不同角度思考和探索,具有科學的論辯精神。不過,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大自然的奧妙即使是聖人也不能全部通曉。兩小兒譏笑孔子固然不對,但博學多聞的孔子尚且不能解答,側面反映了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所以要活到老學到老。孔子也勇於在小孩前承認自己的不足,這是謙虛和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給後人良好的典範。

更多文章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