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最新消息 活動

新一季樂器訓練班招生

最新消息

消息

2023 年 9 月 30 日
新一季樂器訓練班招生

分享至

歡迎18-60歲人士參加。以下是上課日期及時間:

 

古箏班

學費$600(12堂)

星期日上午9:00至10:00

  • 10月8、22、29日
  • 11月5、12、19、26日
  • 12月3、10、17、24、31日

 

二胡A班

學費$450(9堂)

星期日上午9:00至10:00

  • 10月29日
  • 11月5、12*、19*、26日
  • 12月17*日

*當天上課2小時(9:00-11:00)

 

二胡B班

學費$450(9堂)

星期日上午10:00至11:00

  • 10月29日
  • 11月5、12*、19*、26日
  • 12月17*日

*當天上課2小時(11:00-13:00)

 

笛子班

學費$400(8堂)

星期日下午4:00至5:00

  • 10月22、29日
  • 11月5、12、19日
  • 12月3、10、17日

 

敲擊班

學費$400(8堂)

星期日下午5:00至6:00

  • 10月15日
  • 11月12、19、26日
  • 12月2^、3、16^、17日

^當天為星期六,上課時間12:00-13:00

 

二胡C班

學費$550(11堂)

星期四下午3:00至4:00

  • 10月5、12、19日
  • 11月2、9、16、23、30日
  • 12月7、14、21日

 

琵琶班

學費$500(10堂)

星期四上午10:30至11:30

  • 10月12、19、26日
  • 11月2、9、16、30日
  • 12月7、14、21日

 

如報名人數足額,隨時截止。以上每班最少3人、最多5人或6人。

除敲擊班、古箏班外,學員須自備樂器。

如有查詢,請致電2676 8638與梁小姐聯絡。

分類
最新消息 津津樂道專欄

津津樂道專欄

最新消息

消息

2023 年 9 月 30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只聽得判官報,天使已到了,快擺香案接詔,就如世間官府接詔一般。只見一位仙官,戴金蓮冠,披雲鶴氅,手捧黃筒,迎進去了。《龍門心法.戒行精嚴》(鶴氅,鶴羽製成的外衣,這裡指道服。)

淺釋:

前文引用一個戒子「犯了戒又守戒」的因果故事,一位戒子去到陰間遇上了閻王。忽然聽得判官通報:「天使已到了,快擺香案接詔!」判官即陰間輔助閻王判案的神明,又稱「冥判」。天使,即上天委派而來的使者。接詔,這裡是指閻王出門恭迎天帝頒布的詔書。當時只見一位仙官從天而降,頭戴金蓮冠,身披繡上祥雲的道服,手捧金黃色的聖旨筒,走了進來。凡是正神大天尊,必定威儀具足,福相圓滿,即使是通報仙官,也都端正莊嚴。這名道門戒子能否親近仙官?正如很多道門弟子也認為,皈依後一定能與祖師拉近關係,事實又是否如此簡單?且聽下回分解。

典故「身治而國治」有何寓意?

這個典故出自《沖虛經.說符篇》。「身治」是自身修養,「國治」是國家安定;「身治而國治」即國家安定之本,統治者必須注重自身的修養。典故中的楚莊王是春秋五霸之一,曾擊敗晉國,問鼎中原,成語「止戈為武」便是出自楚莊王之口。現簡述典故如下:

楚莊王問詹何:「如何能治理好國家?」詹何回答:「我只明白修身的道理,不知道治國的方法。」楚王說:「寡人得以供奉宗廟、掌管國家,希望學習治國來保守它。」詹何回答:「我不曾聽說君主自身修養很好而國家紊亂的,也不曾聽說修養不好而國家大治的。所以根本在於修身,至於治國這個末節我就不敢答覆了。」楚王說:「講得有理。」

政治,就是管理眾人之事,根本在於管理好自己。當自己能有效運用時間,安排好每日的工作;在道德上約束自己,控制情緒和行為,每件細微事都沒有偏差,這樣方有能力管理一個大的團體,以至國家。如果本身做事一塌糊塗,行事衝動,又按捺不住脾氣,如何能讓眾人接受管治?又如何能以德服人?

更多文章按此

分類
最新消息 通告

龍年(2024年)鴻運燈

最新消息

消息

2023 年 9 月 27 日
龍年(2024年)鴻運燈

分享至

道書有云:「燈象星形,助天光明。延年續命,卻禍消災。」「燒香」和「燃燈」是供養神明最古老和簡單的方法。

蓬瀛仙館館內觀音殿之鴻運燈,每年農曆正月初一由經師主持開光,燈內敬奉斗姥元君聖像及寫上善信題名,寓意全年神恩加庇,福壽康寧。與此同時,本館每月均鋪設瑤壇,仰仗經師施演《清微禮斗科》,禮誦《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為題名鴻運燈的善信祈福。

龍年(2024年)鴻運燈香油金為港幣$400/,可題寫一人姓名(例如:陳大文)或一戶合家(例如:陳大文合家)。

「自選號碼」登記安排

善信請於2023年10月23日(農曆癸卯年九月初九)重陽節當日起,親臨館內東齋辦事處登記。

「不選號碼」登記安排

善信可從即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以「銀行轉帳」或「郵寄支票」繳交香油金款項。善信可於繳款及通知本館14日之後,致電或親臨東齋辦事處查詢獲配鴻運燈編號。請留意,透過上述方式繳付賬單將不獲發實體收據。

  1. 銀行轉帳:將款項存入中國銀行(香港)帳戶012-887-1-017777-8,然後將題名姓名、聯絡人姓名、聯絡方法,以及存款記錄照片或掃瞄電子檔案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2. 郵寄支票:劃線支票抬頭寫上「Fung Ying Seen Koon」,並在支票背後寫上「2024年鴻運燈」、題名姓名、聯絡人姓名,以及聯絡方法,然後郵寄至新界粉嶺百和路66號蓬瀛仙館,信封面註明「2024年鴻運燈」。

查詢電話:852-2676 8660

辦公時間:每日上午9時正至下午4時30分

分類
最新消息 津津樂道專欄

津津樂道專欄

最新消息

消息

2023 年 9 月 23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一日夜間,夢到陰司,看審官司。只見陰司中,許多鬼判,都點掛紗燈,安排香案。少刻,只見閻王出大門,威儀如世間天子一般。《龍門心法.戒行精嚴》

淺釋:

王常月祖師引用一個戒子「犯了戒又守戒」的因果故事:某天夜裡,一名戒子在夢中去到陰間,到了審判案件的衙門。只見陰間之中,許多鬼差正在懸掛點亮的紗燈,並安排香案。不久又親眼見到閻王走出大門,威儀萬千,衣服莊嚴,猶如世間的君主一樣,氣派不凡。閻王,於十殿之中又各有名號,掌管不同地獄。如第一殿秦廣王,專司人間壽夭生死;除了修行圓滿或有大功德者外,大部分眾生都先到第一殿內,接受初步審判,才發往投生或押解至各殿再審。這個故事沒有註明「閻王」是哪一位,疑是第一殿閻王。

典故「九方皋相馬」有何寓意?

這個典故出自《沖虛經.說符篇》。古代流行相人、相馬、相牛之術,而九方皋是春秋一位相馬者,相術與伯樂不相伯仲,他重視內相,而非外相。現簡述典故如下:

伯樂善於相馬,但他年紀已大,秦穆公問他有否傳人。伯樂表示,自己的子孫只能辨識良馬,未有能力找到天下最好的馬;但有一位幫忙挑捆柴薪的朋友,叫九方皋,本領不在他之下。穆公召見九方皋,派他去找馬,三個月後找到了。穆公問:「甚麼樣的馬?」回答:「黃色母馬。」派人去取那匹馬,卻是黑色公馬。穆公很納悶,叫伯樂來說:「錯了﹗你推薦的人連馬的毛色、雌雄都分不清,如何鑒別馬的好壞呢?」伯樂歎息說:「想不到他相馬能用心專一到如此境界!勝過我不止千萬倍呢!九方皋相馬,看的是天機,抓住了馬的精髓,關注內在本質而忽略外在形體,所以才看不到毛色和雌雄。他的相術如此高妙,實在超越相馬的範圍了!」馬來了,果然是天下最好的馬。

孔子曾說:「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孔子曾因澹臺子羽貌醜而認為他資質低下,才能不高,後來子羽學有所成,孔子承認看錯了人。不論相馬或相人,不應只集中在表象,更需注重觀察本質。相術有分內相和外相,外相固然重要,但只能看出容貌、形態、筋骨,或是其優劣大概;真正的才質要由內相定論,故孔子曾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更多文章按此

分類
最新消息 津津樂道專欄

津津樂道專欄

最新消息

消息

2023 年 9 月 16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我今有一段犯了戒又守戒的因果,說與大眾。近日一戒子,自云受戒後,忽遭魔難,開齋破戒,無所不為。《龍門心法.戒行精嚴》

淺釋:

不少道門弟子最初皈依時,懷著虔誠、恭敬的心信奉祖師的教誨,並寄望自己能修正言行,增長福慧。不過,身處紅塵修道,魔考也是最多的。最初寄望的精進修行,很快便因為俗務纏身而拋諸腦後;最初希望可以降伏自己的貪嗔痴,隨著面對的不同魔考又故態復萌。受戒弟子一樣,最初是懷著熱誠接受戒律,遵守行儀,惟魔考一至,又是否可以堅守戒律?為甚麼魔王專門騷擾修行人?因為魔王最害怕真修行人的光明,擔心他們修成正果,更擔心修行人教化他人向善,所以在發心修行時便來試探。若沒有堅定的信念,便會「開齋破戒」。「開齋」就是打破齋戒,忘記清靜律己。戒一破,便無所顧忌,無所不為了。王常月祖師便由此引出一個「犯了戒又守戒」的因果故事。

典故「蘭子獻技」有何寓意?

這個典故出自《沖虛經.說符篇》。蘭子,是指走江湖賣藝的流浪人。兩位蘭子向宋國君主獻技,但遭遇各有不同。現簡述典故如下:

宋國有一個流浪人,身懷絕技求見宋元君。宋元君接見了他,並讓他當眾表演。流浪人用兩根比身體長一倍的木棍綁在小腿上,邊走邊跑,手裡七把劍輪流飛躍,而有五把常在半空。宋元君非常驚喜,馬上賜他金銀玉帛。又有一個身輕如燕能耍雜技的流浪人聽說這事,也來求見宋元君。宋元君不但毫無興趣,更大怒說:「先前那個懷有異技的人求見我,技藝本來無用,正好碰上我開心,所以賞他財帛。這個人必定是聽說了,想向我討賞吧!」就拘捕他,準備處死,過了一個多月才釋放。

每個人的命運和機遇都有不同,即使是同日出生,或履歷、技能一樣,但大家的因果承負都會影響各自走向,我們不需羨慕他人。再者,典故中第二位蘭子因為貪念,希望自己能同樣獲取賞賜,結果犯險走入宮廷,差點賠上性命。要向位高權重而喜怒無常的人求取賞賜,猶如與虎謀皮;能得到賞賜的只是一時幸運而已。

更多文章按此

分類
最新消息 通告

龍年(2024年)斗桶續期安排

最新消息

消息

2023 年 9 月 14 日
龍年(2024年)斗桶續期安排

分享至

觀音殿大斗桶

從即日起,兔年(2023年)觀音殿大斗桶及斗桶題名善信,可以用「原來號碼」繼續登記龍年(2024年)大斗桶及斗桶。

龍年大斗桶及斗桶的香油金分別為港幣$16,800及港幣$3,338。請於2023年10月14日或之前用以下方式辦理:

  1. 親臨本館東齋辦事處辦理。
  2. 銀行轉帳:將款項存入中國銀行(香港)帳戶012-887-1-017777-8,然後將大斗桶/斗桶編號、聯絡人姓名、聯絡方法,以及存款記錄照片或掃瞄電子檔案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3. 郵寄支票:劃線支票抬頭寫上「Fung Ying Seen Koon」,並在支票背後寫上大斗桶/斗桶編號、聯絡人姓名,以及聯絡方法,然後郵寄至新界粉嶺百和路66號蓬瀛仙館,信封面註明「2024年斗桶」。

備註:題名姓名如有更改,請辦公時間(每日上午9時正至下午4時30分)致電2676 8660與本館聯絡。

分類
最新消息 津津樂道專欄

津津樂道專欄

最新消息

消息

2023 年 9 月 9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但有一句方便法言,須教大眾放心行持。這個天上主宰,原以好生為心,慈悲廣大,救度眾生。若是犯了的戒子,從此改悔,真心發現,復守科條,精嚴不犯二次者,自然天心慈憫,赦宥還元。《龍門心法.戒行精嚴》

淺釋:

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會隨便懲罰及降罪人間。若有弟子犯戒,只要有覺醒的心,知道自己真的犯錯,繼而警醒自己遵守戒律和「十善」之德行,並嚴加律己,防範再犯第二次,上天是會體恤的。負責掌管人間善惡的神明,也會酌情處理,記錄在案,或「赦宥還元」。宥,粵音右,即寬恕;元,即開始;「赦宥還元」即赦罪寬恕,把原本懲罰的記錄還原最初狀態。當然,神明能監督我們是否真的改過遷善。不過要明白,如不只犯戒更作惡害了人,則不是祈求上天赦免罪業便可一筆勾銷。因此,出家修行者要嚴守戒律,在家弟子亦不要作惡傷人,否則陰律無情,自作自受。

典故「黑牛生白犢」有何寓意?(犢,粵音讀。)

這個典故出自《沖虛經.說符篇》。「犢」是小牛;黑牛生了白色小牛,古人認為是異象,而孔子憑其學養及見識,直指吉祥,當中蘊含了因果善報的道理。現簡述典故如下:

宋國有個好行仁義的人,三代都不懈怠地行善。某天家中黑牛突然生下白色小牛,便去問孔子。孔子說:「這是好預兆,可以用牠來祭祀上天。」過了一年,他父親的眼睛無故瞎了,而黑牛又生了小白牛,父親再叫兒子去問孔子。兒子說:「上次問過而你卻失明了,為何再問他?」父親說:「聖人的話自有深意,或先不應驗而最終圓滿,這事還未完結,姑且再問問。」兒子又去詢問孔子。孔子說:「這是吉祥!」又叫他祭祀上天。兒子回家告訴父親,父親表示要遵循。過了一年,兒子的眼睛也無故瞎了。後來,楚國攻打宋國,包圍都城,青壯年都上城作戰,死了一半。父子二人因眼瞎而避免了作戰。等到戰事完後,他們的眼睛又突然康復了。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但當遇到劫難卻很容易氣餒和灰心,並懷疑自己的善功善行。天道玄妙難測,如善德具足,所遇災劫自會消減,但未必可完全消散,報應始終出現。猶如典故之戰爭是必然的,但父子終能捱過,眼睛亦能康復。另一方面,善報未必立即顯現,我們只需堅定努力行善,福報自厚,亦能恩及父母、子孫。

更多文章按此

分類
最新消息 津津樂道專欄

津津樂道專欄

最新消息

消息

2023 年 9 月 4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你們這受過戒的,其中連戒的十條,還不記得甚麼十條事呢。有名無實,何必乃爾!《龍門心法.戒行精嚴》

淺釋:

王常月祖師編訂的《初真戒律》包括: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不得陰賊潛謀害物利己、不得殺害含生以充滋味、不得淫邪敗真穢慢靈炁(欲念過多,會敗壞真性,穢氣侵擾先天靈炁)、不得敗人成功離人骨肉、不得讒毀賢良露才揚己、不得飲酒食肉犯律違禁、不得貪求無厭積財不散、不得交游非賢居處雜穢、不得輕忽言笑舉動非真。《龍門心法》指的「有名無實」,便是勸勉守戒弟子要如實做好戒律內容,而不是徒有「戒子」的虛名。在家居士即使不能全守十戒,也必須在俗世中好好管束自己,不要輕易犯禁。不只是受戒,無論是皈依、修行,也要仔細咀嚼當中意義;尤其稱呼自己為「弟子」,更要敦品勵學,不辱祖師和師父之名。「何必乃爾」即是貪圖修行之名而無真功真行者,又何必皈依、受戒呢?

典故「趙襄子聞勝而憂」有何寓意?

這個典故出自《沖虛經.說符篇》。趙襄子是春秋末年晉國權臣,他為家臣新穉穆子在一天內攻陷兩座城池而感到憂愁。現簡述典故如下:

趙襄子派新穉穆子攻打翟國,很快傳來捷報,佔領了左人中人二邑。趙襄子知悉後面露愁容。臣僚問:「一天攻陷兩座城池,這應是人所喜悅的事;君反而憂慮,為甚麼呢?」趙襄子說:「江河有大潮,漲起水來不過三日;飄風暴雨不會連續不斷,太陽在天頂也不過片刻。現在趙氏沒有累積德行,卻剎那間攻下兩城,我擔心快有禍患!」孔子知道後說:「趙氏能預見憂患,這是昌盛的徵兆!能夠遠憂的會昌盛,只知喜悅的會滅亡。要打勝仗不難,保持勝利才最難。賢主能以這種態度保持勝利,所以幸福能傳到後世。齊、楚、吳、越都曾打勝仗,最後卻自取滅亡,這是不懂得保持勝利的緣故。只有有道德的君主,才能保持勝利。」

漢代劉向在《說苑》有句話:「福不重至,禍必重來。」好事不會接連而來,壞事說不定接踵而至。尤其是學道的都知道,福、德是相連,互為因果的;若自己德行不足,卻接二連三有「福」緣出現,這是大禍臨頭的先兆,修行人必先深切反省,嚴加檢討有否做了錯事。列子在典故中提醒大家,在有利的條件下亦必須看到不利的因素,才能保持勝利。

更多文章按此

分類
最新消息 津津樂道專欄

津津樂道專欄

最新消息

消息

2023 年 8 月 26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戒行精嚴四字,降心順道喚作戒,忍耐行持喚作行,一絲不離喚作精,一毫不犯喚作嚴,始終不變喚作持戒,窮困不移喚作守戒。《龍門心法.戒行精嚴》

淺釋:

王常月祖師特別解釋了「戒」、「行」、「精」、「嚴」和「持戒」、「守戒」的意義。「降心順道」是戒,「降」要讀「降伏」的「降」,即《呂祖百字碑》第二句「降心為不為」。要努力降伏我們的心猿、意馬,不起貪嗔,順著大道而回復本性的自然,這是「戒」的作用。「行」即「忍耐行持」,修行要講真行,要有真功夫,即需忍辱、耐性、力行、堅持,以應對種種魔考和誘惑。「精」即「一絲不離」,也就是專精不二,只是好好想著如何將戒行做得更好、更嚴謹,不會有一刻放鬆。「嚴」是「一毫不犯」,絲毫不敢冒犯任何戒條,不敢做任何惡行。一生護持信念,戒惡向善,不變初衷,這叫「持戒」。當遇到考驗、厄難等困境仍然不願降下底線,這種堅守叫「守戒」,真修行就是如此。

典故「郄雍視盜」有何寓意?(郄,粵音隙。)

這個典故出自《沖虛經.說符篇》。「郄雍」是春秋時代的人;「視盜」即能辨認盜賊的相貌。現簡述典故如下:

晉國苦於盜賊太多。有一個叫郄雍的人,能看出盜賊的相貌,從人的眉目之間辨別實情。晉侯派他在國內查找,結果捉拿了千百個盜賊,沒有遺漏。晉侯很高興,告訴文子說:「我得到一個人,而全國的盜賊都沒有了,我又何必聘用那麼多人呢?」文子說:「只憑觀察來捉盜賊,盜賊不但除不盡,而且郄雍容易招惹殺身之禍。」不久眾盜賊便商量說:「令我們走投無路的,就是這個郄雍!」於是共同把他暗殺了。晉侯聞悉後大驚,立刻召見文子,說:「果然如你所言,郄雍死了,以後如何收拾盜賊呢?」文子說:「周地有諺語『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隱匿者有殃。』要杜絕盜賊,宜選拔賢才,讓賢才教化百姓,使百姓有羞恥之心,那還有誰去做盜賊呢?」於是晉侯任用隨會主持政事,結果國內的盜賊都跑到秦國去了。

這個典故有兩個重要訊息,一是揭露別人的陰暗面容易招致禍害;即使行正義之事,也須注重安全,鋒芒太露並非好事。二是問題要從根源解決,單憑一人之力來捉盜賊,儘管再有才能,盜賊也除之不盡。治理一國之政,除了用法律來懲戒,也須依靠教化的力量,培養道德善行,使人人改過向善,遠離罪愆。

更多文章按此

分類
最新消息 津津樂道專欄

津津樂道專欄

最新消息

消息

2023 年 8 月 19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莫道陰司冥而不見,生生死死,只在爾心;莫道戒神幽而不顯,出出入入,只在爾念。《龍門心法.戒行精嚴》

淺釋:

陰司,即陰間的官府,雖在陰間,卻絕不是「冥而不見」。只要世間眾生一個惡行、一句惡言,甚至一個惡念,陰間官府都有能力查考亡魂在生時的所有記錄,如同今日世界的電腦搜索一樣,一覽無遺。我們種下的惡業,都會在自心印記,生死輪迴便據此為證,經地府判定再轉生他方。冥,是陰暗之意。為甚麼陰間幽暗不明?蓋輕清為上,重濁為下,陰間的眾生都是惡業未除,氣多穢濁,性靈暗昧,故所處之空間亦是陰暗不明;這都是業力所化現之境,沒有人逼迫眾生,都是自己招引罪業而來的。如果福德圓滿,或性靈清淨,或已證純陽之體,身後將會直登仙府,不落陰境。如有道門弟子守戒,自有戒神監督,雖然自己看不到,但在我們動念之間,神明是可以在空間出入自如,看得一清二楚的。因此,所有道門信眾,切勿心存僥倖。

典故「道見桑婦」有何寓意?

這個典故出自《沖虛經.說符篇》。「桑婦」即採桑的婦女,「道見桑婦」借路上遇見採桑婦女的故事,指出不可只著眼當前而忘記背後危險。現簡述典故如下:

春秋時期,晉文公外出會諸侯,轉而要討伐衛國。公子鋤突然仰天大笑,文公問他笑甚麼。公子鋤說:「笑我的鄰居,有一天鄰居送妻子回娘家,路上見到一個採桑婦女,便高興地和她攀談起來。不過,當他回頭一看,就發現一個男人正在和妻子搭訕。我笑的就是這件事。」晉文公明白了他的話,決定停止伐衛,並率領軍隊回國。還未到達國都,已經有人在偷襲晉國北部的邊區了。

在妻子面前隨意跟其他女士搭訕,寓意了晉文公貿然伐衛之事的荒謬。很多人都因為貪嗔,一時衝動,鑄成大錯。公子鋤用婉轉的方法,希望晉文公能反思。正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道理,目光短淺而行事輕率,則後患無窮。事實上,晉文公正準備討伐時,別國亦會乘機侵入晉國的國土。

更多文章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