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消息

2023 年 12 月 2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前遊被鬼打罵,後遊跪接問名,本係一心之進退,即有兩樣之看承,若非一悔前非,依然本相。《龍門心法.戒行精嚴》

淺釋:

前述戒子犯禁而懺悔,繼而精進修行一事,王常月祖師由此開示,戒子昔日身上充滿穢氣,來到地府被鬼差打罵,不受尊重。及後再入地府,鬼差跪地迎接,恭問鴻名,態度與前一次大相逕庭。這是由於「一心之進退」,即心念一轉便可扭轉大局,神鬼亦另眼相看。如果不是真心懺悔,發心不再作惡,戒絕貪婪和怨恨,便不會去除身上穢氣,即如本來一樣,穢濁不堪。誠然,「一心」不是心念一轉而命運立即轉變,當中要經過漫長的改變及堅忍的修行。「一心」必須是真心的,只有真心止惡遷善,上天必會默佑。如何可以一心進退?這便需要有覺醒能力。雖然我們未能測試自己的穢氣有多重,但祖師借此例子勸誡我們,堅守戒律、精進修行,是可以改變命運的,也影響我們將來的去向。

典故「多歧亡羊」有何寓意?

這個典故出自《沖虛經.說符篇》,或作歧路亡羊。以道路比喻學道之途,歧即分岔,借指學問理論有不同說法,慨嘆本同末異,求道者未能找到正途而迷惑,最終一事無成。現簡述典故如下:

楊朱的鄰居走失了一隻羊,請求鄉里分頭尋找。然而岔路中又有岔路,大家都找不到羊,楊朱知道後十分納悶。學生孟孫陽找了心都子來勸告。心都子問:「從前有三兄弟到齊國魯國遊學,拜同一位老師,盡得仁義之道。回家後父親問:『仁義的道理是甚麼?』老大說:『教我愛惜身體,名聲其次。』老二說:『教我為了名聲可以犧牲生命。』老三說:『教我身名都能兼得。』三人學術不同,而同出於儒學,究竟哪個才正確?」楊朱說:「有一個人熟悉水性,靠撐船掙錢可養活百人。很多人跟他學游泳,結果近半溺死。大家本來是學游泳,不是學溺死,為何有人得利有人受害?」心都子默然離開,孟孫陽怪責他問得不著邊際,老師也答得迂迴僻澀。心都子說:「大路因多分岔而跑掉羊,學者因多方術而浪費生命。學問並非原本不相同,並非原本不一致,而是發展到末尾才有如此不同。只有回歸一致的地方,才不會浪費生命。你是老師的大弟子,竟然不明老師的比喻,實在可悲!」

求道如果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向,就像鄰人走失羊一樣,再也找不回來。大道至簡至易,有如平坦大路;後世卻有太多分支、太多方術,離大道愈走愈遠。有人因術以明道,有人卻只走向小術而忘道。只有「歸同反一」,回歸正道才是真修行。

更多文章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