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消息

2023 年 6 月 5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把一件戒衣,付之東洋大海,或當或賣,或改常服,褻瀆天神,或補作衲頭,敗毀道友。把個淨缽,改作香爐,貯錢貯米。開齋破戒,飲酒吃葷,無所不至,把智慧消滅,仙根斷絕了也。《龍門心法.戒行精嚴》

淺釋:

所有宗教法衣、法物都是神聖的,我們皈依時所受的道牒、道服,必須小心使用;受戒的戒衣及淨缽,更須用尊敬心妥善收藏。不過,若然忘記初心,一早將求道心淡忘,又怎會懂得尊重法物?王常月祖師指出,當時便有弟子將戒衣典當或賣出,以賺取生活費;或作日常服飾,使戒衣破損,需要碎布補綴。又把淨缽改作香爐,或作貯物之用……道服、戒衣、法物等都是經過正規儀式的傳授,經過神明加持,亂用皆是褻瀆神明。另一方面,當初發願守戒,卻自行飲酒,或吃葷腥,這不但把初心忘記,更是把一切功德和智慧熄滅,斷了道緣。因此,所有在家居士或受戒弟子,必須緊記入道的初心,尊重戒規,以及所有法衣、法物,切勿視若兒戲。

典故「一毫利物」有何寓意?

典故的主人公是楊朱,「毫」即毫毛,孟子曾批評楊朱主張為我、貴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不過,《沖虛經.楊朱篇》還原了「一毫利物」的原本思想。現簡述典故如下:

楊朱說:「伯成子高不以自己一根毫毛來利他物,棄國而隱居耕田。大禹則為求有利天下,刻苦疲累而手足癱瘓。古代的人不會拔取一根毫毛而有利天下,也不會以天下來奉養一己之私。人人能不損失一根毛,也能不求有利天下,天下便太平了。」禽子問楊朱:「拔去你身上一根毛,來救濟天下,你會做嗎?」楊朱答:「人世間本來就不是一根毛能救濟得了。」禽子再考驗他:「假如救濟得了,你會拔嗎?」楊朱不想繼續無謂的爭論。禽子轉告楊朱的學生孟孫陽,孟說:「你不了解老師的思想。如果損害你的皮肉而能得萬金,你願意嗎?」禽子願意。再問:「折斷你一段肢體而能得一國,可以嗎?」禽子猶疑。孟說:「一根又一根毫毛累積起來就抵得住一塊皮肉,一塊又一塊皮肉累積起來就抵得上一段肢體。一根毫毛雖然只佔身體的萬分之一,但怎能輕視它呢?」

在道家看來,楊朱哲學是人人都能愛惜自己的生命,即使是一根毫毛也不敢毀傷,也不為私利而侵犯他人生命,這樣天下就會治好。真正愛惜生命的人,更不會以身心安寧為代價去追求名利、權位,重視和順應自然之性,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人只有愛惜自己才可以愛惜別人,若自己都照顧不好,還怎麼齊家治國平天下?

更多文章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