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消息

2023 年 4 月 2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若不日日行持,何必受戒?這個念頭,便不是為戒而來,還是為沽虛名,圖衣缽而來矣。《龍門心法.戒行精嚴》

淺釋:

戒律自己的身、心、意,不是今天有空才行持,也不是做給別人看的。如果不能每日行持,時刻提醒不要生起貪嗔,那麼受戒又有何意義?馬丹陽祖師曾說:「十二時中,常清常淨,不起纖毫塵念,則方是修行。」若發心修行,須時刻檢束自己身心,不是等到穿起道服才道貌昂然,脫下道服便忘記弟子身份。丹陽祖師又云:「十二時中不曾有一個時辰專心在道,受了十方施主供養,如何還得?」若是受了善信供養,更應專心修道,並將誦經功德回向一切有情眾生,時刻感恩。即使在家居士,也應發心修持,不忘師恩,不忘初心。若有弟子對外自稱修行資歷甚深,卻在暗室盡顯貪婪、怨怒咒罵,這是甚麼修行?這種「自稱修行」豈非妄語?王常月祖師言「圖衣缽」,說白了就是指為了謀利求名,沽名釣譽,根本不知何謂修行。

典故「季梁得病」有何寓意?

這個典故出自《沖虛經.力命篇》。古代中國醫術視人為宇宙的整體之一,生病涉及到環境、氣機、神思、道德、脈理、個人生理等問題。典故提及的三位醫生正代表了不同的醫術層次,現簡述如下:

季梁病重時眾兒子圍著痛哭,要為父親請位良醫。季梁認為作用不大,請朋友楊朱開導兒子。楊朱以歌寄意:「福佑非從天上來,孽障也非人所預知,即使醫生、巫師又怎知曉真正的病因?」兒子聽不明白,先後請了三位醫生為父親診症,分別是矯氏、俞氏和盧氏。矯氏對季梁說:「你的病起於忽飢忽飽、放縱色欲。精神煩躁散亂,非關神鬼之事。雖然病重,可以治好。」季梁說:「這個醫術平庸,讓他退下。」俞氏說:「你在胎中滋養不足,出生後又遲了戒奶,此病由來已久,現在很難治好。」季梁說:「這個醫術高明,請他吃頓飯吧!」盧氏說:「人的生命與形體稟受於命運,冥冥之中自有主宰。既然由命運操控,你亦是知道命運的人,藥石又有甚麼用呢?」季梁說:「這是神醫,送他一筆厚禮!」不久季梁的病自然好了。

人的疾病也是天地運化萬變的一環,三位醫生中一位只看到後天之病,一位只看到先天之病,只有盧氏能看透天地萬物運化,知道季梁的病雖重卻可不藥而癒,而季梁自己其實也是知命懂命的人。疾病固然可以用藥物和手術來治療,但背後也關乎宿世以來的因果業報,如何以知命的心態去面對疾病,也十分重要。

更多文章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