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消息

2022 年 8 月 7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這愛緣,是諸魔之祖,萬害之根。屢劫沉迷,皆為愛緣;多生墮落,總因愛緣;不得解脫之道,皆因愛緣。《龍門心法.捨絕愛緣》

淺釋:

每個人都有他的恩愛情緣,若能梳理分明,不糾纏其中,則可瀟灑走一回。若沉溺不能自拔,則自招心魔,不自覺做出種種不理性的行為,引發萬惡之緣。清代文人史清溪所作《佚題》有曰:「多情自古空餘恨,好夢由來最易醒。」自古以來多情泛愛的人最終只會徒留愁恨,美好的畫面很快便消失,而愁恨綿長卻沒有終結一天。眾生經歷多劫以來的輪迴,浮浮沉沉其中,皆因各種恩愛情緣及業力牽引。今生我們有緣見面及認識,都是前生種下之因緣;若不好好修行,任由貪、嗔、痴、慢、疑等惡習顯現,與眾生結下糾纏不清的孽緣,終不免墮落沉淪。縱使有明師指引修行,若不捨下愛欲痴情,亦難以解脫苦惱,隨愛緣流轉生死。

典故「楊朱過宋」有何寓意?

這個典故出自《沖虛經.黃帝篇》,楊朱是戰國時代的哲學家,學生眾多,更形成了「楊朱學派」,其思想多接近道家。「楊朱過宋」便是講述美與醜之事,自以為沉魚落雁的偏偏最不得人心。現將典故簡述如下:

楊朱路過宋國,住在東邊的旅館。旅館主人有兩個妾,一個長得漂亮,另一個長得醜陋。不過,長得醜陋的得到主人寵幸,長得漂亮的卻遭到冷落。楊朱問為何會這樣。旅館主人說:「長得漂亮的自以為漂亮,但我不知道她甚麼地方漂亮;長得醜陋的自以為醜陋,而我不知道她甚麼地方醜陋。」楊朱說:「各弟子要記住,一個人品行很好,而又能謙遜柔善,拋棄以為自己是大賢人的自得之心,那麼無論他到哪裡都會受到愛戴。」

《道德經》曰:「不自是,故彰。」天生麗質的不需炫耀,含蓄婉轉的反而讓人憐愛。那些自命不凡的人最惹人生厭,不自以為是反而更為彰顯。同樣,行善時應謙虛低下,不要以為自己布施於人,高高在上,這是沒有任何善德的。修行人應該感恩有機緣得以種福,不要心存傲慢。懷有謙虛柔善的品德,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受到別人的尊重。

更多文章:

https://fungyingseenkoon.blogspot.com/p/blog-page_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