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消息

2022 年 1 月 9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報心靈導航專欄刊出

或眼前美色而心動淫根,或耳聽聖言而腹中疑謗。或破戒而毀衣毀鉢,早翻身而續叩師慈;或犯戒而誤作誤為,速設齋而哀求天赦。《龍門心法.懺悔罪業》

淺釋:

王常月祖師繼續指出我們應懺悔的內容,尤其是眼睛接觸外緣產生的貪欲,及沉迷於五光十色的刺激,故《道德經》曰:「五色令人目盲。」過分接收官能刺激只會蒙蔽我們的雙眼,擾亂內心。如果不懂控制內心,便很容易對美色動心;若欠缺正念正定,或沒有戒律規範,便會把持不定,惡欲萌生。除了眼睛追看美色,耳朵亦只喜歡美言,《道德經》早已告訴我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話是十分難聽的,道門弟子應明白聖人說話平實無華,如果不喜聽聖人說話而且疑心及誹謗,甚至行為與聖人、祖師的教導背道而馳,或破戒而影響教門聲譽,毀壞祖傳「衣鉢」,須立即叩罪懺悔及改過自新,並希望祖師慈悲及體諒。若有犯戒行為或做出惡行,亦須立即齋潔身心,向上天懺悔懇求赦罪。如果種下惡行而完全沒有覺醒或懺悔,便要問自己為何要皈依及受戒?覺醒,就是常人與弟子的分別所在,如果喪失了覺醒能力,那便只會繼續沉淪下去。

典故「秦失三號」有何寓意?

這個典故出自《南華經.養生主》,表達莊子對生和死的態度。內容講述如果我們不能消除對死亡的恐懼及憂傷,便會對親朋的離世、自己如何面對死亡產生煩惱及痛苦,這亦會影響養生及健康,故莊子將這典故歸入「養生主」一章。現簡述內容如下:

老聃羽化後,朋友秦失前去弔唁,哭了幾聲便離開。老聃的弟子說:「你不是老師的朋友嗎?」秦失說:「是啊!」弟子問:「就這樣弔唁他,可以嗎?」秦失說:「可以。老聃本來是我的好友,現在死了就是這樣吧。剛才我進去弔祭,老年人哭得像失去孩子一樣,少年人哭得像失去母親一樣。老少哭得這樣悲傷,情緒上過度溢洩,忘掉了我們所稟賦的生命長短,古人稱此為『遁天之刑』,即逃避自然而帶來煩惱苦果。你的老師是應運而降生於世,是應時而生;又應時而離世,是順理而死。安心適時而順應變化,哀樂之情就不能侵入人心。古人認為,這便自然解脫了生死哀樂及加諸於人心的羈絆。」

老聃之死只是形體之死,不是精神的亡。秦失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不為之過分悲傷。此外,人的死亡是無可避免的形體變化,也是無可改變的自然規律;既然事實無法改變,不如「安時而處順」,無需過於悲傷,讓心境安寧面對。養生之道,就是不傷害生命,也不畏懼死亡,視死生如一,以自然平靜之心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