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消息

2025 年 6 月 1 日
津津樂道專欄

分享至

通天徹地,出幽入冥。不生不滅,無毀無壞,無去無來。能運陰陽,而不為陰陽所運。能制鬼神,而不為鬼神所制。《龍門心法.清淨身心》

淺釋:

這一段談及證道後的境界。當真靈與道相合,即能感知宇宙萬物成住壞空的實相。很多人會問,究竟修行人如何得知自己已證道?若有人自稱已證大道,或在天已有果位,或是仙真化身,當知其人是行邪道。王常月祖師說得很清楚,得道者心地澄明,其真靈可感通天界和地界,也能在冥界出入自如,不會有終結和不會再有輪迴,不會有毀滅和壞死,不需步行而可遊走三界,能運轉陰陽造化而不為陰陽變化所驅役,更能降伏鬼怪,天神欽敬。這是得道者的內修內證所得,不會向外宣揚,而是一切了然於心。證道者與一般人無異,穿著的是普通服飾,絕不標奇立異,旁人根本不會察覺。

「天道與人道」有何分別?

「天道與人道」出自《南華經.在宥》,為該篇最後一節。道家思想認為,天道是無為,人道是有為的,天道雖然較人道更重要,但道家並不是完全反對人道。現簡述內容如下:

聖人善觀天道而不加干預,順應自然的德性而不操勞身心,任萬物自由生長而不去謀奪,與人相處友愛而不依賴他人,行事合乎道義而不為名利,應對禮節而不刻意迴避,接受應做的事務而不推卸責任,合乎法度而不肆意妄為,依靠百姓而不會輕視他們,依循萬物本身特性而加以善用。凡是對「天」不理解,「德」便有虧欠;對「道」不通曉,人生必有窒礙。不明白「道」,是不會知道有「天道」與「人道」。行「無為」而受天地敬重的是「天道」,行「有為」而讓自己身心勞累的是「人道」,兩者相距是很大的。

「無為」不是甚麼都不做,而是以無私無欲的心去行事。道家思想重視「天道」,「天」是自然、清靜的,尤其在精神修煉上,不主張有人為因素、或用世間的智巧來蒙蔽自然本性,更不需要有人為意志干擾。有了控制欲,有了執念,清靜之性便有了分別心,也會生起煩惱。如果心懷貪嗔、利欲,或想加以干預、操控,便落入了「人道」。以無為修行,不干擾、不操心、不謀奪、不依賴、不求名、不畏避、不推卸、不妄為、不輕慢,這是行清靜大道;莊子並不是勸人脫離現實,排斥「人道」,而是要接近大道,精神修為必行「天道」。

更多文章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