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分享至
大眾,急須猛省,早除人我相,急悟生死因。忍辱降嗔火,空中現法身。七情隨念滅,萬福身心存,罪孽償還淨,方為劫外人。《龍門心法.忍辱降心》
淺釋:
大家都知道生命無常,然而我們在福德滿盈時,往往只會享受人間快樂,完全忘記了無常的迫近。一旦死亡來臨,要悔恨已經太遲,孽債無力償還,又陷入萬劫不復的輪迴之中。王常月祖師再次苦口婆心規勸大家,要趁意識仍清醒時,急須猛回頭,不要再爭拗你我他的不同,及早參悟生死的因果報應才是當務之急。知道因果,才會忍辱,才會降伏嗔火。內心要達到常清常淨,減退貪嗔,法身才會自現,這不是從學「術」而得,而是道德心性。當我們可以調節七情,不隨便鬧情緒,吉祥福樂就在其中。若再精進懺悔,消減罪孽,方可超脫災劫,擺脫輪迴,關鍵在於悟死、忍辱、滅情、消孽,捨此皆不是修行。
甚麼是「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即正確看待生命的意義,也能正面看待死亡,無所畏懼。典出《南華經.大宗師》,與上回提到「懸解」的典故同一節,子祀、子輿、子犁、子來是莫逆之交,今次講的是子來和子犁的對話。
子來病得快要死了,他的妻兒圍著他哭泣。子犁前去探問,叫他們無須害怕生死的變化,又對垂危的子來說:「你將會變成甚麼?又會到哪裡去呢?會變成鼠肝嗎?會變成蟲臂嗎?」子來說:「如同父母安排孩子的去處,孩子都會聽從。大道造化眾生,也讓我們走近死亡,我們能夠蠻橫不順嗎?陰陽之道是沒有錯的,天地給我形軀,用生使我勞苦,用老使我清閒,用死使我安息。因此,如果我們正面看待生存,也應該正面看待死亡。如果一個工匠化鐵造物,鐵塊跳起來說:『我一定要做莫邪寶劍!』工匠必定認為是不吉祥的鐵。猶如天地讓我們獲得人的形體,就說:『我一定要做人!一定要做人!』這也是不祥的!天地是一個大熔爐,大道就是工匠,把我安排去哪裡,都是自然的。」
自然給予我們這個形體,而人生總有快樂,也有勞累的時候,這都是自然的。活著時常感到疲累,老年才開始安閒一點,到死去才是真正的安息。若說生存是樂事,那麼死亡和生存都是一個整體,沒甚麼需要擔心。人的一生有高有低、有苦有樂、有生有死才是自然;當我們能平靜面對生死無常,就能漸漸超脫固有的精神束縛,達到「懸解」的境界。典故中的鐵塊和人形,因為有了分別心,才執著要化成名劍,要標籤自己是人,但這都不是自然的。
更多文章按此
你可能想知道…
蓬瀛仙館
地址:香港新界粉嶺百和路六十六號
電話:(852) 2669 9186
電郵:[email protected]
蓬瀛仙馆
地址:香港新界粉岭百和路六十六号
电话:(852) 2669 9186
电邮:[email protected]
蓬瀛仙館
地址:香港新界粉嶺百和路六十六號
電話:(852) 2669 9186
電郵:[email protected]
蓬瀛仙馆
地址:香港新界粉岭百和路六十六号
电话:(852) 2669 9186
电邮:[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