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消息

2023 年 8 月 12 日
津津乐道专栏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报心灵导航专栏刊出

持戒在心,如持物在手。手中之物,一放即失,心中之戒,一放即破。世间王法律例,犯则招刑;天上道法,女青之律,犯则受报。《龙门心法.戒行精严》

浅释:

无论是出家人,抑或在家居士持戒,关键在于真心持守,用心守护。王常月祖师以「持物」来比喻,犹如手捧一物,不可丢失;破戒就是将手中之物丢失,丢了就是失去。再举例来说,当你决定有些事要戒绝,如不喝冷饮,或吃甜食,心里是有了这个打算,但是否坚持到底又是另一回事。遇上炎热天气,身在户外而又全身汗水时,眼前有冰冻冷饮和雪糕,你能否坚拒不碰?只要有点心动,其实已难以招架,于是便「一放即破」。再举例说,进行法会前守斋戒,这是坛规;虽然坛规不是法律,犯了不需判刑,但坛规、戒律是对上天的承诺,随便犯禁便要接受因果的报应。若真的接触了污秽,便不可入坛诵经。上天是无所不知,绝不能隐瞒的。

典故「得时者昌」有何寓意?

这个典故出自《冲虚经.说符篇》。原句「得时者昌,失时者亡」,抓住时机便容易成功,错过时机则走向失败。「得时」是办事成功的关键。现简述典故如下:

鲁国施氏有两个儿子,一个好儒学,在齐国得到重用,并担任公子的老师;一个好兵法,在楚国担任军队的长官。施氏因此富有起来,而且名声四起。施氏的邻居孟氏也有两个儿子,同样学儒学和兵法,但一直贫困窘迫。孟氏向施氏请教求官之法,施氏两子便将自己经验告知。后来,孟氏学儒的儿子去了秦国,秦王怒道:「如今诸侯以武力争天下,当务之急是预备兵马粮草,用仁义道德来治国只会自取灭亡。」于是对他处以宫刑。孟氏学习兵法的儿子则向卫侯献策,卫侯说:「我们是弱国,在大国的夹缝中生存;小心事奉大国,安抚小国,才是保全之法。大力发展军事只会加快灭亡。你是人才,若被他国重用,一定成为我国的祸患。」于是命人砍了他的双脚。回家后,孟氏父子找施氏算账。施氏说:「凡是顺应时机可得昌盛,违逆时势就会败亡。你的学问与我相同,遭遇却不同,这是错失时宜之故,而不是学问不对。天下没有绝对的事,以前行得通的,可能今日已不行。现在抛弃的,可能将来有大用。能把握时机,不拘于旧,才是智慧的表现。」

每一个人的经验和知识各不同,面对的环境、时势、机运也不同,没有一个绝对成功的固定方式。不论做人做事,不能完全萧规曹随,这是盲目跟从不懂变通,很容易便会碰壁。真正的智者能吸收别人的经验和前人的智慧,因应时代、地点、状况的变化而调适,而不是依样画葫芦,一味模仿。

更多文章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