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消息

2023 年 4 月 9 日
津津乐道专栏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报心灵导航专栏刊出

如何见得?况释门中比丘,自募三衣,皈依善知识,哀求戒法以作菩提,何等尊重其事。《龙门心法.戒行精严》

浅释:

清初王常月祖师在北京公开传戒之前,全真道在国内发展停滞不前,而佛教则非常兴盛。令祖师最为难过的,是当时道门内有不少「为沽虚名」之辈,反观佛教出家比丘(僧侣)则十分重视戒律生活,当求得「三衣」(出家人的三种袈裟)、「一钵」后,又跟随「善知识」及精进学习,并恳求戒律,以求证得禅定、菩萨智慧。在王常月祖师身处的年代,佛教僧侣与弟子普遍诚心向佛、严守戒律及精进修行的态度,使祖师深感甚么叫「尊重其事」。学道者应以此为警惕,切记寻回初心,时刻问自己为何当初要学道及修行。如果入道时已立错目标,毫不付出,也不忏悔恶业,只关心自己会否受到保佑、得到更多名利、欲求等,这样第一步已走错,再谈戒律也是对牛弹琴。

典故「独往独来」有何寓意?

语出《南华经.在宥》和《冲虚经.力命》。前者提到「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指精神可出入天地四方,超出万物之外而自由自在,这种「独有」至为可贵。《冲虚经》中「独往独来」典故亦指精神境界,现简述如下:

杨布问:「为甚么有些人的年龄、才能、容貌都相近,但寿命、地位、名声等却有很大差别?」杨朱说:「古人有言,‘不知所以然而然,命也。’不知道道理的事居然实现,就是命呀。命运的起伏,不是三言两语讲得清楚。不过,相信命运的,不会在乎生命长短。相信万事都有自然规律,不会有分别心和执念。相信万物唯心所造,更无所谓顺境和逆境。相信天性的,则无所谓安全与危险,不会忧虑前路,勇往直前。这就叫做无所相信,也无所不相信。真正的得道之人,根本不会忧心人将何去何从,没有甚么值得哀伤和喜乐。不会因为众人的关注,而顺从潮流去改变性情和形貌;也不会因为众人的不关注,而不改变自己的缺点。独来独往,来去自如,有谁能够阻碍呢?」

有的修行人,往往忘记自己活着,不执着别人的看法,不忧心人生之顺逆,没有甚么可以影响心志。《道德经》曰:「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修行人不是刻意与别不同,而是比别人更重视大道的精神,遵循和抱持大道。年纪寿夭、才能高低、容貌美丑等都是自然生成,应该淡然面对;而修行人更向往的是独往独来的精神境界,破除分别心,逍遥无碍。

更多文章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