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消息

2024 年 3 月 17 日
津津乐道专栏

分享至

逢星期四在明报心灵导航专栏刊出

言,有千愁万苦,不能于人前,百,不能吐之出口,向人惟有手动内知,甘苦伸,一遭病厄,艰难父母不能知,即妻儿不能,胸藏略,也为废弃之人。龙门心法.忍辱降心》

浅释:

王常月祖师指出,有些众生抱着怨气、愤恨,或满口恶业,将来轮回转生,很大机会投生到「闭门塞窍」之躯。譬如不能发声,虽有很多忧愁苦闷想要倾诉,或有计划谋略想要施展,但都不能直抒胸臆,最多只能透过文字表达。生活的困苦、身体的病厄,或有苦恼和抑郁,千言万语,就是说不出来。即使是父母和妻儿也难以明白自己的内心。为何会这样呢?答案就是灵根受损,与我们的嗔恨心有关。虽然宿世的事难以追悔,但今世又怎能不好好警戒!怨恨嗔怒,会破坏我们的清静本性,实在不可不慎!

典故「小知不及大知」有何寓意?

这个典故出自《南华经.逍遥游》。上文提到大鹏可以飞到九万里高空,今次则讲述地面上的小蝉和小鸟限于自身识见,无法想象大鹏高飞的远大境界,于是冷嘲热讽,自以为是。现简述典故如下:

地面上的小蝉和小鸟讥笑大鹏说:「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枋树就止息。有时没有气力飞不上去,那么落在地面就是了,何必飞到九万里高空而南去呢?」到近郊去的人,只需带备三餐粮食,当天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到千里外的人,要聚积三个月的粮食。大小境界各有不同,这些小虫、小鸟又知道什么呢!

庄子总结以上内容为「小知不及大知」,犹如有人会说:「为什么要去看珠穆朗玛峰呢?香港也有高山,为何要花时间去这么远呢?」当我们局促于狭隘的眼光,习惯了封闭的日子,再看到那些丰富多样的场面时,便突然不晓得如何自处,这就是境界大小的不同。典故亦提到,远行需要积粮,志向愈远大,所需的准备功夫便愈多。如果我们都像自满的小虫、小鸟,又怎会知道乘风而至九万里的意义呢?根本无法想象小天地以外的大世界吧。

更多文章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