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消息

2024 年 8 月 18 日
津津乐道专栏

分享至

不然前劫之债负不肯还他,今生之耻辱不肯让他,来世之报复自然不肯放你了也。此身如何得度,此心如何得空,此道如何得修?些儿言语,尚且不能忍,这生死到头,安能解脱?《龙门心法.忍辱降心》

浅释:

王常月祖师演说的宿世业障,很多人都已听过,但真正体悟的又有多少?尤其是锱铢必较的人,人家骂你一句,你必十倍奉还,这样如何消业?明明知道人生总有灾劫,却不肯受一点屈辱及亏欠,总之绝不让人一分,结果前生业债不但不能消减,今生又再累积胡涂帐,来世冤家又怎会放过你,必定又是十倍奉还。若今生有缘接触正道,却一身业障,又不肯忍辱及宽容,必定秽浊缠身,怎能得度证道?又如何清净己心?谦下忍辱是修行的初阶,这关也过不了,谈何修行?几句辱骂尚且受不了,说什么有能力可以面对生死关头及解脱自在,这只是笑话而已。

典故「秦失三号」有何寓意?

典故见于《南华经.养生主》。秦失是老聃的朋友,老聃即道家创始人老子。道教相信,太上道祖是「道成身化」,历世化作不同圣贤教化万民,老子只是其中一个化生。「三号」即几声哭叫。现简述典故如下:

老聃羽化后,好友秦失前往吊丧,哭喊几声就离开了。老聃的弟子问:「你不是老师的朋友吗?」秦失回答:「是朋友啊。」弟子问:「你这样子的吊丧方法,合适吗?」秦失答:「合适啊。最初那三声呼号,我是为了老聃这个『人』而感到悲哀的,但现在我已不这么想了。刚才进去吊唁时,有老人在哭他,像在哭自己的孩子;有少年在哭他,像在哭自己的母亲。他们因老聃的离去而聚集在一起,其中必有些是不想来吊唁却来了的,也有不想哭而哭了的,这都是违背天道与真情的表现,忘记了自身禀受的自然天性,古时称之为『遁天之刑』(违背天道,牵于俗情,好像受了刑戮一样)。正该来时,老聃应时而生;正该去时,老聃顺时而去。安然面对时势,顺应自然变化,哀乐之情便不能损害本心,古时称之为『帝之悬解』(自然解除了倒挂之苦)。」

秦失痛哭几声,是真情流露,也是人之常情。反观丧礼现场的人表现虚伪,甚至失实,这都是有违真性的表现。生死是所有人都逃不过的事实,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庄子的生死观是「安时而处顺」,安然面对死亡,把生死看成「齐一」,没有所谓生则喜、死则哀的偏执,从而使内心处于安宁的状态,不因对生死的恐惧与离别的哀伤,影响自己的情绪和生活,庄子称之为「悬解」,即解除了人生的苦难,真正安心无惧,这也是〈养生主〉一篇的养生重点。

更多文章按此